【苗圃挑戰12小時2019】42公里上的甜酸苦辣
回首兩年前(2017年),我首次參加《苗圃挑戰12小時》(下稱「苗圃」),當時我還是山賽「初哥」,連路跑都未跑到全馬的距離(到2018年底才完成首個全馬),卻膽粗粗報了26公里組別,結果用了5個多小時(5小時35分)完成賽事。今日回想,是否有點「瘋狂呢」?不過,瘋狂的事情總不會只做一次就罷,經過去年《雷利衛徑長征》(30K越野日征)的鍛鍊,今年初,我決定再次征戰苗圃,再為跑山「瘋狂」一次,而且是「原汁原味」的42K組別!
今年參加苗圃42K,是繼去年《雷利衛徑長征》後,再次組織團隊參加越野跑賽事,以去年雷利參賽團隊的原班人馬(我、Sunny和Yukin)作班底,再經Facebook群組公開招募,加入了一名女將Carmen,以 ECSY的隊名報名參加。
雖然我們各人已經有一定的賽事經驗,但始終直至比賽當日,因種種原因,未能抽到時間四人Full Team一齊練習,只有兩次在「缺陣」的情況下試過42K賽道最困難的兩段——東洋山段(奕信徑4段)及城門水塘至大埔終點(經城門緩跑徑、城門林道、草山至鉛礦坳)。不過各隊員都在這場賽事前的兩個月各有賽事,其中Sunny便順利完成西貢超馬100K(10月12日至13日),至於Carmen更在9月底遠征馬來西亞吉隆坡,出戰《渣打吉隆坡馬拉松2019》的全馬賽事,並順利完賽。這些經歷,都讓我們對今次苗圃42K能夠順利完賽增強了信心。
苗圃42K高度圖(來源:大會官網)
團隊ECSY於苗圃42K賽前合照(右二為作者)
賽事前數個月,「逃犯條例」引發的示威不斷,不少賽事也被逼取消,幸好「苗圃」終於能夠順利舉行,我們也懷著緊張又期待的心情,開展將要征服的42K賽事。
兩年前我參加的苗圃26K組別,由慈雲山伊斯蘭鮑伯濤紀念小學出發,轉上沙田坳道抵達獅子亭,然後沿衛奕信徑5、6、7、8段至標距柱W090,以運頭塘邨的大埔李興貴中學作終點(2018年起的賽事,終點改為大埔馬窩的American School of Hong Kong)。今次我們四人參加42K隊際公開組,除了多了油塘至獅子亭一段(經五桂山、井欄樹、東洋山)外,到獅子亭後主要跟26K的走線,但在離開城門水塘的緩跑徑後,便要右轉上城門林道(針山段),向東北方接上麥理浩徑7段登上草山,然後落鉛礦坳(即途經麥徑標距柱M132-M137),接回衛奕信徑7段(標距柱W084)往大埔終點。
我們出發了!
42K四人隊際組別,準時於早上8時開戰,開頭十分順利,很輕鬆的便上到澳景路,登上五桂山的山徑不是十分難,雖然跑手眾多,都很有秩序地上山。很快我們便上到304米高的五桂山,晴朗的天氣,我們可以在山頂看見將軍澳、油塘、觀塘及維港的景色。早年我行過五桂山一段衛徑3段時,在標距柱W026處原來有一排俗稱為「五桂山神像」的雕像,今次出戰,卻發現這些雕像靜悄悄地消失了,原來這些雕像已經於2017年被清拆。
據網上資料:「位於衛奕信徑第三段的五桂山上有一條竹林小路,小路裡放置了許多由水泥及鐵線所造成的雕塑,大約有四至五十個,當中有各種造型的人像,以及不同種類的動物,而其中的大蛇和巨龜雕塑可說是最令人心寒,試想像行山途中見到這麼巨型的生物都咪話唔驚。據晨運人士聲稱這裡所有雕塑都是由二十多年前一名叫李伯的人所製造,原因是他太無聊所以於1983年便開始留在這裡製作雕塑,不過現在似乎已經沒有打理,導致日久失修,因此部份雕塑已經褪色,以及用作骨架的鐵線也外露。」(來源:網站《吾鹹吾淡》)
這些神像曾在山上屹立數十年,是行山友的集體回憶。每年的《雷利衛徑長征》,以及今次我們出戰的《苗圃挑戰12小時》,都會經過這處。這時我想起香港郊野,不時有看到有心人會自發修整山徑,甚至興建涼亭、樓級、石櫈,以至健身器材。這些建設,純是市民出於愛護郊野、方便遊人之心。若建設不是導致水流失,或人命威脅,其實又何需將大眾的記憶抹去呢?
五桂山山頂,可望見前方副峰的兩塊大型金屬版,為航空導航反射器
由五桂山頂遠眺觀塘商貿區
離開五桂山後,經過副峰的兩個航空導航反射器後,再經一條下山的石級路便到馬遊塘村的車路,抵達寶琳路。橫過寶琳路後,經一小段翠林路便步入一條高低起伏的車路,直達澳頭村。這時感受到的,就是清幽的鄉村味道,該處原來也是將軍澳名勝「小夏威夷徑」的入口,大約1950年左右,有村民將廢棄蓄水池修葺,圈成「小夏威夷泳場」。泳場如同「私人收費游泳池」,提供租借帳幕、泳具等服務,吸引不少青年和工人前往遊玩,山徑也因此命名為「小夏威夷徑」。但後來因為發生多宗泳客遇溺身亡的事件,泳場終告結業,蓄水湖也得到「猛鬼湖」的稱號。
新地村村屋盛放的梅花(近標距柱W031)
我們於早上09:30抵達CP1檢查站,簡單補水後便繼續行程,沿井欄樹村進入衛奕信徑4段,準備「決戰東洋山」。在此之前,要經過黃麖地一段的密林,該處樹根盤纏不清,又剛好早前下雨,一不小心,隨時令我們一行人「人仰馬翻」。約20分鐘後,接上西貢古道,終於平安抵達大藍湖支援站,我這時也提醒隊員,要吃多一些食物,預備打第一個「大佬」———東洋山。
在苗圃2019舉行前的一星期,剛好「星光體育會」也搞了一個叫「決戰東洋山」的山賽,組別以武俠派系「少林」、「峨眉」及「丐幫」命名,由油塘至沙田坳的賽道也是沿衛徑3至4段,所以我當時和隊員說,「我們簡直玩了加強版的『決戰東洋山』!」去年出戰雷利,因受超強颱風「山竹」影響,東洋山的登山徑(衛徑標距柱W036至W040)因大樹倒塌阻塞而封閉,導致我們無法取道該處上山,而要改由飛鵝山道的登山車路前往。所以今年這場苗圃42K,我們終於可以征服東洋山了!也圓了我們去年未竟的心願!
由海拔100多米的大藍湖引水道,攀登至海拔480米的東洋山(近山頂,即W039標距柱),是連續的梯級,Yukin和Sunny的狀態較佳,所以在前頭上山;我就跟著在後,一步一步的用Pole頂住上;在山腰看見Carmen上得較慢,而她所帶的Pole也出了問題,所以大部份登上路段都沒有用Pole。大約登山1小時後(約11:15),我們四人先後終於抵達接近基維爾營的車路,那處設有支援站,有果醬三文治及生果補給。這時我們都出現疲態,補給後便繼續沿車路上飛鵝山。
作者於前往飛鵝山的衛徑路上
過了飛鵝山觀景台,跑到接近扎山道交界時,忽然見到「刀片跑手」馮錦雄(馮Sir)由麥理浩徑5段山徑落到車路(Yukin和Sunny這時已經沿沙田坳道向獅子亭前進,所以沒有見到馮Sir),我和Carmen這時十分興奮,立即找他和我們拍照,原來他正在備戰今年的《樂施毅行者》(Carmen也是今屆毅行者參加者之一)。回憶起兩年前(2017年)我獨自出戰苗圃26K,在城門水塘檢查站,巧遇剛剛練習完畢的馮Sir(當時他正備戰在山界令人聞風喪膽的自虐山賽《針山十登》),兩年後竟然在同一賽事遇到馮Sir,莫非就是巧合的緣份?
作者和隊員Carmen和馮Sir於衛徑4段(飛鵝山道與沙田坳道交界)合照
跟著我和Carmen便半行半跑地向沙田坳道近獅子亭交界跑去,與隊員Yukin、Sunny會合。由於早前Carmen在東洋山輕微扭傷腳,所以她無法跑得太快。到了CP2獅子亭,已是中午12:00,全隊會合後,稍作補給和上洗手間,便繼續上路,進入衛奕信徑第5段。
由沙田坳直至城門水塘的賽道上落,相對之前的五桂山、東洋山較少,在獅子亭經十二笏進入泥路後,不久就是一連串的下梯級,看見Yukin和Sunny的下山較快,我和Carmen根本難以追貼(不過似乎我們全隊都有默契,在檢查站等齊人後才繼續),加上我在落梯級時不慎扭傷右腳,之後的路段難以跑得快,就只好在這段衛徑5段急步而行。
落到引水道,就是整個苗圃42K賽道中最「悶」的一段(由標距柱W050至W061,長達5.5公里的路段),長長的引水道其實適宜慢跑,但這時我們已經跑了超過18公里,我和Carmen又因較早登山路段曾經不慎扭傷,同時烈陽高照下,體力消耗加快,所以都只能穩定地慢行,中途還要補Gel才能應付。這段引水道,除了沿路有沙田新市鎮的景色外,前面就只有望夫石可以在引水道望到。引水道接近大埔公路的一公里路段(屬金山郊野公園範圍),就是猴子「搶食」的重災區。兩年前的賽事,我已親眼見到有4人團隊被猴子群「包圍」;今次賽事,在午後時間途經同一路段,我們除了見到有猴子不斷出沒外,更親眼見到野豬(至少兩大兩小),同時見到有「大媽」肆無忌憚向猴子餵食。雖然漁護署已於1999年起禁止遊人在該處餵飼猴子(違者可被判罰款一萬元),但私自餵飼情況仍然屢禁不鮮。其實,當我們欣賞這些珍貴的自然風景時,也是否應該對大自然多一份尊重,不要胡亂餵飼野生動物?
由衛奕信徑5段引水道遠眺望夫石
行畢這段「沉悶」的引水道,抵達大埔公路近九龍水塘,橫過行人天橋後,再向沙田方向行100米才到達位於大埔公路二號停車場的CP3(九龍水塘檢查站)(註:原裝正版的衛徑6段,在行人天橋後,是走過已經停用的大埔公路金山段舊有走線,但苗圃的賽道是在現時的大埔公路(新段),過巴士站後約50米向左轉走入停車場,經CP3後由後面的小路繼續)。這時我們各人都已經出現疲態,我和Carmen更加有想睡的感覺。這時我想到,在體力不斷下降的情況下,餘下的路段我們能否應付?
由CP3到城門水塘的CP4,只有4.5公里路程,但已經要走四段的「樓梯機」(三段上山,一段下山),簡直係折磨我們和跑手們的意志。第二段上山的「樓梯機」(標距柱W064-W065)其實和金山家樂徑重疊,想到若果一家大小去這處行山,要連續上二、三百級樓梯,可謂少點毅力也不行,更何況我們這班玩慣山賽的跑手呢!
離開家樂徑,再次與麥徑重疊,不久便要上第三段位於孖指徑的「樓梯機」(位於標距柱W066,該處有衛奕信徑紀念牌),上到320米的孖指徑副峰,跟著就是最後一段「樓梯機」,不過是下山,不久我們已看不到什麼風景,山徑四圍被樹林包圍,彷彿走入迷宮一般。折騰一輪後,在山徑聽到右邊有嘈吵的車聲,原來我們已跨過城門隧道上方、連接孖指徑隧道與針山隧道之間的高架橋,在山野之中也感受到都市的氣勢,川流不息的車輛將新界東、西新市鎮連接起來。跟著便經少許梯級,抵達一個燒烤場,城門水塘的CP4檢查站便出現眼前。
這時已經是大約下午15:20,比大會規定42K的跑手的CP4截止時間(16:30)還有一個小時多。我們經過8小時的征戰(超過27公里),體力已消耗不少,還有餘下的接近15公里,尤其要折上草山及鉛礦坳,我們能否在餘下4小時半內完成?這是我們面臨的信心考驗。補給完畢,我們已經見到已有42K跑手在城門水塘離開賽道,似是要退出賽事。我覺得,到賽事的後段,已經不是單單靠體力和速度完成,意志和心理質素才是最重要的關鍵,我在賽前也經常以此勉勵隊員們。休息到大約15:35,我們終於再次啟程,向鉛礦坳進發。
離開城門水塘主壩後,我們先要經過長5公里,沿水塘東邊的「城門緩跑徑」。這處以平路為主,是不少路跑賽事(尤其學界越野賽)的主要賽道之一。本身風景十分秀麗,午後陽光已沒有這麼猛烈,所以沿途到見到不少郊遊客,不少更是一家大小前往。過了一半路程,在水塘對岸就見到著名的「水浸白千層」奇景,即使經過8個多小時征戰,也不禁在此處拍照留念誌記!
城門水塘的「水浸白千層」奇景
離開緩跑徑後,原來才是另一段艱辛旅程的開始。上次我出戰26K時,在緩跑徑尾就向左轉,經半閒亭右轉林道上鉛礦坳;但這次我們出戰42K,就要改為右轉,在SS3登記站作登記(該處有水及香蕉作簡單補給),在畔塘徑折上城門林道,經麥理浩徑直奔草山,難度比26K高得多。由於我早前在衛奕信徑6段曾經兩次大腿抽筋,面對將要面對的登山賽道,只好快快搽上按摩膏而且補足食水,然後才啟程向著草山進發。
這段登草山的路程,雖然全程均為石屎車道(本身為城門林道),不過有部份路段斜度達45度,不單是我們,許多42K跑手都叫苦連天。雖然如此,前後都有跑手不斷的叫「加油」,成為鼓勵的力量。不過,在這段路程中,有比我們隊伍落後的隊伍師姐,對著我的隊員Carmen說,「有排呀!唔好以為好快到呀!」令到她的幾乎被嚇倒!(這是賽後她和我說的)面對後段賽道,又接近終點Cut-off時間(晚上20:00),心情會變得十分緊張,這樣的說話,幾乎影響我們軍心。因此,合適的鼓勵說話,會激勵跑手意志;否則,只會令其灰心喪志,較大機會因而退出,長途山賽更是如此。在賽後,Carmen也和我說,當日上到草山時,十分擔心未能夠在限時12小時內完成賽事呢!
這時Yukin和Sunny已經一早在前頭,距離我和Carmen甚遠,上到麥徑路段時,我和她也咬緊牙關,一步一步的上去。接近黃昏,見到「香港特區成立十周年紀念亭」,就知道很快抵達草山,也表示最辛苦的路程快要走過了!
香港特區成立十周年紀念亭(近麥理浩徑標距柱M135)
由此處離開草山前往鉛礦坳
由草山落鉛礦坳的下山路程以石級為主,隨著天色轉暗,前進的速度也略為放慢一點。當時我也未能及時取出頭燈,只有「摸黑」的沿石級一步一步下山(幸好早前練習麥理浩徑3段「摸黑」由雞公山下山到水浪窩的經歷,對此段下山路有實際幫助)。落到石屎路,Carmen幾乎認錯方向,幸好我記起2017年曾經出戰途經「針草帽」的賽事(迷你四徑之麥理浩徑),賽前也和隊友練習過這段賽道,對路況有個概念(試路真的很重要),就帶她沿石屎路落斜,她也拿了頭燈幫助照明,很快便到了最後一個檢查站CP5鉛礦坳。
Yukin和Sunny已經在檢查站CP5等著我們,我也趁休整期間由背包取出頭燈,裝上電池後戴在頭上,然後我們一齊開著頭燈,宣佈進入夜戰模式,啟程向終點American School of Hong Kong進發。前後也有42K組別的隊伍一齊同行。雖然我們在組隊及籌備今次賽事,已經預了有機會要「夜戰」,我也在出賽前夕買了一個頭燈備用,但原來我和Carmen是未試過「夜戰」,所以最後的5公里路程,才是我們團隊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一刻!
在另一隊團隊離開鉛礦坳後,我們團隊亦緊隨其後,我「身先士卒」帶領隊員沿衛奕信徑下山,向碗窰進發。由標距柱W084起的2公里,幾乎全部都是落山的大石級,碎石眾多,十分崎嶇。在黑暗的環境下,即使我們全部開著頭燈,仍然感到「寸步難行」,各人(包括我自己)都曾經在中途「滑倒」數次,其中Carmen也驚到哭了出來!多得前面隊伍開路,我們終於在晚上約19:05,抵達近打鐵岃的車路!也象徵我們離衝線之路不遠了!
沿打鐵岃的車路下去,我們也收起頭燈和Pole(因為我們這時已經進入村落,沿途已有街燈),過了標距柱W088(元墩下避雨亭)之後,忽然有人上來給我們飲品,原來是Carmen的朋友,他預先知道我們團隊大約這個時間抵達。他跟著陪伴我們四人一直落到達運路,穿過近運頭塘邨的行人隧道後,再行一小段路,終於見到終點American School of Hong Kong!我們奮力衝刺,終於抵達終點衝線!時間為11小時32分43秒!
我們四人終於Full Team完賽,完成了這場艱鉅的42公里越野跑賽事了!
42K完賽牌
比賽日期︰2019年10月27日
距離︰42 km(實際41.6 km)
時間︰11小時32分43秒
總爬升︰1650m
總下降:1660m
總排名︰21 / 23 (23為完賽隊伍總數)
ITRA積分:2分
我們全隊的總成績:11小時32分43秒
作者和隊員Carmen完賽後於American School of Hong Kong合照
賽後感想
這次比賽是我繼去年《雷利衛徑長征2018》(越野日征)後,第二次以團隊出戰並出任隊長的山賽,而且比去年只有30公里的賽道長得多,可說是一個突破自己的體驗。我們各人在越野跑的經驗各有不同,對今次賽事也有不同感受,且聽隊員之一的Carmen的分享:(她原來是第一次出戰長途山賽,所以感受特別深刻!)
回想半年前在Facebook上看到Eric(是次團隊隊長)的Post:招募苗圃隊員,弱弱的我不自量力地向他自薦,結果我幸運地被選中了。而我是山賽初哥一名,之前只有兩次21K的山賽經驗。今次苗圃比賽,我和Eric及另外兩位隊員(Yukin和Sunny)是素未謀面的,我也不知道他們的實力,我只管自己能夠參加比賽,就一定全力以赴,安全完賽!過程中雖然艱辛,也曾想過放棄,但我憑著堅毅信念,一定能完成它。結果成績雖然強差人意,但我已經盡了全力,無愧於心。
比賽過程中,多謝隊友們的照顧和包容,容忍我的慢,每到達一個CP也在等我,令我們的完賽時間拖長了。團隊比賽就是講求團結精神,幸好我們做到了!感謝各隊員。
今個月中(編按:11月15日至17日)我又有一次挑戰自己的考驗,就是《樂施毅行者2019》,而苗圃正是毅行者的前哨戰,讓我清楚明白自己的實力和弱點。而我相信毅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高峰,堅持到底,扭轉不可能,就會成功。我要戰勝昨日的自己!
Impossible = I’m possible!
賽前我和隊員安排多次的試路及練習(雖然未能有一次是Full Team出席),推算出大約9至10小時可完成全程。最終雖然要11小時半才能完賽,但正如隊員之一的Sunny提及,最重要是Full Team無痛完賽,結果,我們做到了!我們再一次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作為今次團隊賽事的隊長,有以下幾樣東西特別印象深刻:
- 第一次出戰「日以繼夜」的山賽——以往我出戰多個短途山賽(30公里以下),多數於午後完成賽事,去年的《雷利衛徑長征2018》,雖然長達30公里,亦都是接近傍晚前便完賽。不過,今次《苗圃挑戰12小時》42公里,由清晨一直跑到入夜,更是人生第一次山賽需要打「夜戰」,幸得我的隊員們傳授技巧,我們才能在黑夜中克服由鉛礦坳至打鐵岃這段亂石處處的路段,順利抵達大埔終點。有了這次「夜戰」,未來就有更大信心和膽量出征更長途的越野跑賽事!因為在這場之前,我不敢在山賽打「夜戰」的!
- 體驗當隊長的辛勞——在備戰過程中,作隊長的我,賽前要為隊員們安排訓練和試路,及為賽道可能出現的情況作準備,令到各隊員可以預備充足,迎接賽事。由於報名至比賽期間,隊員們都各有其他路賽及山賽賽事,這時我要隨時知道他們身心的狀況,以便作出適當的應變。在2019-2020賽季,我還要兩次擔任隊長,帶領不同的隊員出征《廈門馬拉松2020》及《揹水一戰2020》,所以今次賽事,也是我學習作領袖的過程的體會!
- 團隊精神——我們四人各有不同的山賽及路賽經驗,因此保持團隊精神及包容各隊員的短處,也是今次賽事學習的一課。幸好各隊員都能彼此合作,在每一個檢查站等齊人馬才繼續出發,尤其鉛礦坳至碗窰一段,若不是隊員齊心面對黑夜作戰,我們根本無法在限時內(12小時)完成賽事。
要辦好一場賽事實在不容易,尤其《苗圃挑戰12小時》由當年(2000年首辦)的慈善行山活動,蛻變成香港山界著名的越野跑賽事。無論賽道安排、路線指示(現時苗圃已有53K、42K、26K及12K四個賽程)、行李安排等都十分妥當,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對42K及53K跑手來說,食物補給的種類不足(尤以CP4及之後檢查站為然),來來去去只有三文治及寶礦力。若果能夠有更多本地特色的美食作補給,賽事氣氛及支援會更佳。
掌握賽道對完成比賽及造出好成績十分重要,今次42K比賽主要的爬升集中在頭段及接近尾段的賽道,所以保留體力很重要(尤其獅子亭至城門水塘一段)。而下山路段主要以石級及大石路為主(尤其在十二笏、走私坳、草山及鉛礦坳下山段),對下山的技術要求很高。這些路段在地圖上看不出它們的魔鬼之處,只有當你走過後,才體會到它是多麼的要命!
整個賽事若要總結,以下郭富城的一首《強》就最好不過(只引其副歌部份):
強人是你 能飛天遁地
其實你了不起 假使你永不說不能做到
強人是你 能頂天立地 如敗倒 再掙起
永沒言死 才是活著的真理
正如Carmen所說,我們今次將Impossible 變成 I’m possible!
期待以後的賽事,無論路跑或山賽,都有我們每一個人的腳蹤。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上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HK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