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叔周報】為何甘心跑下去

蝦叔
發表於2015/12/18
4,126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其實點解跑步可以發展成為興趣?我追幾步巴士都已經索晒氣啦!」相信很多跑友都像蝦叔一樣,不時會聽到這個問題。


諗諗,又係喎。跑步,就是不停重覆邁步,沉悶而辛苦,卻竟然有人甘心每天去做,每趟可能跑逾一小時,確是離奇古怪。


有人視跑步為減肥、鍛鍊身體的途徑,這固然沒錯,但如果你單純抱著這些目的,跑步也難以發展成為所謂興趣。正如藥物也可以調理身體,但沒幾多人會視服藥為興趣,還希望每天嚼它一兩小時吧?


有人說,很喜歡流汗的感覺。對不起,這不是我。蝦叔體胖,活在香港一年有大半時間不是濕就是熱,流汗這回事與我簡直有不共戴天之仇。還要我主動流汗?咪玩。甚麼「安多酚」,至今對我來說仍只是一則虛無飄渺的傳說。


有人甚至說跑步是為了「打發時間」。蝦叔沒甚麼強項,就是除了打發時間之外。讀書、看戲、煲劇、打機,就算不上班,蝦叔有興趣幹的事多得很。相比之下,辛苦如跑步?實在排隊排到尖沙咀。


樣樣都唔係,咁你開估未?


曾幾何時,蝦叔為了減肥,真的每天只懂在樓下公園像倉鼠一樣繞圈跑,以為這就是跑步的全部。後來一次心血來潮參加渣打10K之後,從此以後長跑對我來說再不一樣,這種體會,才是支持我跑到今時今日的重要因素。



(圖片來源:蝦叔)


回想那次比賽,用了70多分鐘完成,成績可謂爛得可以。但重要的是,蝦叔發現原來一個自以為熟悉的城市,透過親身參與馬拉松比賽,可以得到很不一樣的感受:


我未試過凌晨五時迫地鐵。

我未見過乘客在月台等車時會齊齊拉筋。

我更沒想過可以在東區走廊跑步,跑完之後新聞、報紙會報,全城為之討論紛紛。


這些場面,對比賽老手自是見慣不怪。但對於當時初嚐比賽滋味的蝦叔來說,一切新鮮非常。單單一個渣打10K已經如此,那半馬呢?全馬呢?外地的比賽呢?蝦叔終於發現,原來馬拉松世界寬廣無比,是一個極為值得花時間、花體力去探索的新天地。


蝦叔思想頗為老套,生於斯,長於斯,就決定以香港為初馬場地。經過一輪訓練,終於在數年前以差不多五小時完成了初馬。經過這次之後,我終於親身體會到「三隧三橋」的箇中真味。而且,我終於成為世上少數跑過42.195公里的人之一。說沒半點虛榮感,那當然是騙你的。


第二個目標,也一早訂好了:蝦叔要在大陸完成第二次全馬,最後選了重慶。原因是,作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當地辦馬拉松的水準決不會太差吧?這趟賽事,只在香港初馬一個月後,頗有玩命之感。


沿著長江默默奔走,聽著我一句都不懂的重慶話打氣口號,這次全平路的賽事使我的舊紀錄給推前了八分鐘。與前一次經驗對比,雖然同是舉辦一次馬拉松,但我感到不同城市的處理手法可以很不一樣。



重慶馬拉松(圖片來源:蝦叔)


再後來,今年初幸運地抽中東京馬拉松比賽名額,使我體會到一個譽滿全球的馬拉松賽又是怎麼一回事。說來大鄉里,那是蝦叔幾十歲人首次赴日,日本人的細緻認真,使蝦叔留下了極深印象。沿途絡繹不絕打氣,甚至親自製作點心慰勞跑手的東京市民,更使蝦叔感動非常。



東京馬拉松(圖片來源:蝦叔)


由這次經驗,蝦叔體會到世界各地的馬拉松賽除了風景不同之外,足以反映不同主辦城市的人文風情。參加不同的馬拉松,就如參與每一個城市特意設計的導賞團。貪慕虛榮的蝦叔頓時覺得,參加這種旅行不是人人有錢就可做到的事。儲起一面又一面的全馬finisher's medal,這種「集郵」感覺好型!


要型,前提是:你必須要能在限時內完成一次全馬。像新加坡日落馬拉松或南京高淳馬拉松那種八小時超長時限僅屬少數。一般來說都是六小時左右。要參加更具特色如北韓馬拉松,你必須有sub-4的實力。至於更神級的波士頓,那更是另一層次了。


雖然跑步練習耗時,過程辛苦,又可能會受傷,但為了能品嚐世界各地更多的馬拉松盛宴,蝦叔至今仍然認為值得。為了能更輕鬆地品味不同馬拉松,而毋須太過死下死下捱返終點,就是我仍不辭勞苦繼續練習下去的一大理由。


值得一提,世界紀錄「集郵王」是德國男跑手Christian Hotta,他由1987-2014年間,跑了超過2000個馬拉松,當中還包括部分超馬!雖然,據報導他的完成時間一直維持在五至六小時,但二十多年持之以恆的毅力,絕不簡單,亦可堪稱了不起的成就了吧。



Christian Hottas(圖片來源: Christian Hottas Facebook Page) 


延伸閱讀

【蝦叔周報】北上跑馬 你有興趣?

【蝦叔周報】全馬2:54的聖誕老人

【蝦叔周報】金標?生抽就關我事

【蝦叔周報】心悠‧曼谷‧接力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