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山深度遊】今日芒草熱點 昔日修士之地 百年爛頭營揭秘

運動筆記HK 編輯部
發表於2024/09/20
445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大嶼山不只是香港,也是珠三角最大島嶼,扼守珠江口,早在歷史上留名。南宋末年宋室為避蒙古軍隊追擊,傳說曾取道香港各地,包括大嶼山。百多年前,中國也正處清末民初的混亂時期,軍閥混戰,山賊驟起。廣東自然也不能幸免。

大東山上的十數小石屋是香港難得一見的外國風情,秋冬時份的漫山遍野也是黃金色芒草,早已吸引了不少行山人士,加上十數年前陳奕迅的一幀唱片封面照,一訪爛頭營便成男女老少的時興郊遊玩意。然而,美景背後,小石屋見證著香港百年變遷。
 

傳教士行山時無意中發現這片靜土,於是向政府申請建屋,興建退修之所。(被訪者提供)


傳教士避難香港 偶然尋得一片靜土

百多年前,中國門戶雖已打開,外國來華除了經商,各種宗教,也包括基督教不同派別,也在中國各地傳教。不過,當時中國人也對外國事物很有保留,宗教更是與傳統信仲很有抵觸。傳教士的工作很困難,甚至面到一些騷擾,在山區更有山賊劫掠的問題,他們一些退修地方也被破壞,不少傳教士輾轉來到英國人治下的香港,算是避禍吧!


石屋建於 1924 年,其後經歷二戰、日佔時期,至今有近百年歷史!(被訪者提供)


「山上的第一間石屋建於 1924 年」,據 8 號石屋持有人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林祟智牧師所講,「石屋的出現源於一群由內地來港的傳教士,他們行山時無意中發現這片遠離繁囂的地方,認為很適合作為退修之用,於是向政府申請建屋,期望回復本來在國內被破壞的退修地方。」其後十年間,十九間石屋紛紛落成,即使經歷二戰、日佔時期,石屋依然完好保留,至今有近百年歷史!


林祟智牧師年少時也到訪過石屋,說到當年的點滴,嘴角也不自覺上揚。(圖:運動筆記編輯部)


石屋夏令退修營 成熱鬧小鎮

戰後至八十年代,每年七至八月期間,傳教士會在石屋舉行夏令退修營,供教會人士上山退修、渡假。其他石屋亦可選擇開放予教會租借,一個星期費用約 $200 - 350 元不等。負責廚房的義工會先安排好一星期內膳食,「在美孚購買食材後,再聘請『鬼仔』由南山營地背送物資、食物、石油氣等上山。啲年輕人好大隻㗎!一桶桶火水孭上山!」牧師笑言。山上更有小賣部,售買各種日常用品,方便「大頭蝦」的住客們。當時整個夏令退修營少則二十多人,多則幾乎七十人,可以想像到山上人頭湧湧,熱鬧有如小鎮的畫面。「石屋群就如一個小鎮,很熱鬧、很開心!一眾年輕人即使互不相識,也會相約一起曬太陽,在山上享受遠離煩囂的生活。」
 

翁導演 15 歲就與石屋結緣,成為最資深的華人石屋業主。(圖:運動筆記編輯部)


翁維銓導演 與石屋結緣五十載

而 3 號石屋持有人翁維銓導演(下稱翁導演),就是最資深的華人石屋業主,原來他早在五十年前就與石屋結下不解之緣,他形容「石屋就係我個巢」。當時 14、15 歲的他愛行山,所以經常由南山走上大東山。上山上得多,慢慢認識到其中一個舉辦夏令營的傳教士,更被邀請到石屋內吃飯,自此結緣。之後在英國相聚,這位傳教士竟然以幾千元向他讓出石屋「間屋你要咗佢啦,讓咗畀你啦」之後更定期以直升機吊運物資上山維修石屋。他也習慣每星期都走上大東山。


翁導演當年自己繪畫的空照圖,標示出不同石屋及附近建築的位置。(被訪者提供)
 


翁導演的自傳中收錄了《行規》劇本內容,當中一幕就是以石屋取景。(被訪者提供)


成名作 《行規》更以石屋取景

翁導每次會渡假三、四天,看看書、聽聽音樂、喝喝酒,過些優哉悠哉的生活。多年的獨行中,翁導演對於思考創作、待人處事上的空間亦多了。翁導對大東山的熱愛,甚至將它寫進自己的電影中。「呢啲就係自大自我囉!」翁導邊大笑邊說。翁導其中一套有關毒品的電影《行規》曾在大東山上取景,除了是突出主角白鷹的個性,也可為石屋作個紀念。靠着八至十人的拍攝團隊,每人背着約五、六十磅的器材上山,以只能拍三、四分鐘的四百尺菲林,最於順利完成拍攝,為石屋瘋了一場。


自從當年認識的傳教士離世後,翁導演形容「像是完成了一個冒險,完成一個章節」。現時年紀漸老,已經沒再走上大東山,而是坐在山下的海邊小屋仰視石屋,而石屋亦轉交由另一位同樣熱愛行山的外國友人幫忙打理。
 

Alastair 雖然走遍香港不同山峰,卻未曾在大東山留下腳步。(圖:運動筆記編輯部)

 

居港英人 Alastair 首次踏足大東的感悟 「這是從未想像過的畫面!」

Alastair Ward 六年前因工作與家人從英國移居港,一直熱愛路跑,後來開始參與香港跑山賽事,漸漸愛上香港的山峰。多年來雖走遍香港不同山峰,卻未曾在大東山留下腳步。甫達大東山,就覺得眼前錯落有致的石屋群有種 「蘇格蘭高地」的感覺,Alastair 直言「這是從未想像過的畫面」。


聽過石屋的故事,腦海中教會年輕人「通山跑」的畫面,與現今石屋外幾國國旗飄揚的畫面形成強烈對比,令 Alastair 覺得非常特別!他讚嘆山上的風景很好、風有點大,而這個景象是他在過去五、六年的走遍香港大小山嶺也從未看過的。對於石屋的壯麗景觀,他嘖嘖稱奇「當香港的歷史建築都在慢慢消失時,山上的石屋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來,成為『摸得到、感受得到』的歷史,甚至可供其他人租用」能夠親身踏足大東山,感受這份歷史,Alastair 覺得十分難忘。


Alastair 認為香港最獨特之處,就是山與城市的距離很近。他形容「這分鐘還在城市中,十多分鐘後就可以上山、跑山,甚至走過一座山。」與自己在英格蘭的家鄉相比,香港的山較高較大,充滿變化,亦成為他愛上香港郊外的原因。
 


以前的你看到石屋,可能只知它叫「爛頭營」,行過走過打個卡就離開,可能未曾想過當中會有甚麼故事;現在的你再上石屋時,會有另一番感覺嗎?從今天起,你也可以告訴朋友,大東山其實除了芒草之外,石屋也是其中一件珍寶!


巴士 前往大東山交通:
巴士 11、3M 號 : 東涌站巴士總站 <-> 伯公坳
巴士 23號 : 大澳碼頭 <-> 伯公坳


建議一日輕鬆郊遊路線
路線:伯公坳  > 爛頭營 > 大東山 >沿路回伯公坳折返
長度:6 公里
路程:3 小時
難度:★★★☆☆




此文章由「香港運動筆記」最初發表於 https://shorturl.at/TXZ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