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開箱】反應與回彈 溝埋一齊造咗對 Nike Pegasus 37

占米
發表於2020/05/26
15,034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Pegasus 系列對 Nike Fans 來說可謂非常熟悉,自從 1983 年面世以來便以成為跑手「日常訓練鞋」為目標。歷代的 Pegasus 在吸震能力、保護、舒適等方面均表現出色,著實令不少跑者喜愛,上一代 Pegasus 36 也大獲好評。Pegasus 37 今年迎來一次重大改變,將上一代全掌式 Air Zoom 氣墊改為只有前掌氣墊,中層吸震物料則用上 Nike 手上最軟彈的 React 泡膠代替從 Pegasus 27 便開始使用的 Cushlon 泡膠。新設計還可以保留 Pegasus 的靈魂嗎?


開箱

第一眼看到 Nike Air Zoom Pegasus 37,最令我注意的是那片明顯比較厚的中底,原來加厚了 6mm 這麼多,不過整體外形修長簡潔,更以兩種顏色配襯,減輕了中底厚重的感覺。鞋跟的尖形伸延明顯是參考了 Zoom Fly 系列。鞋身以一幅過的工程網布縫製,內櫳無縫設計,手感幼滑。10 安士的重量,算不上輕巧,但一點也不重,中規中距吧。

右腳鞋尖刻上了「1972」,這個是 Nike 成立的年份,創辦人之一 Phil Knight 當年將跑鞋送到俄勒岡州,讓參加奧運田徑選拔賽的美國選手使用,而 11 年後首對 Pegasus 跑鞋便誕生了。

另外後掌內側的細節就是以一段話來表達 Pegasus 37「Engineered to the exact specifications of World-Class Runners, Nike Running 」的核心理念,搭配其流線型設計,細節上充份顯示 Nike 跑鞋獨特的美感。


吸震能力

對比上一代,Pegasus 37 最大改變就是在中底,一眼便看出厚度大增,原來足足有 6mm 之多,用料也有很大改變,以 React 泡膠取代用了 10 年的 Cushlon 泡膠,有一點是看不到但是感受得到,就是 Air Zoom 氣墊的設計,由上一代的全掌改為前掌,但厚度卻由 4mm 增至 10mm,氣壓也加大至 20 psi。

從 Pegasus 37 結構圖,看到了 Air Zoom 氣墊的大小及位置 ( 來源 : Nike )


小編在不同速度試穿過,試過快跑也試過 LSD,發覺 Pegasus 37 比上一代明顯有更佳的吸震能力,該是得益於那片加厚了的中底,再配合了 React 泡膠回彈強的特性,比上一代更適合用來慢跑及均速練習。但加厚了的鞋底就稍微犧牲了路面感覺及反應,突然加速或轉向的感覺比不上上一代那麼自然流暢。

另外,小編發覺 Pegasus 37 對不同著地的跑法反應很不一樣,我試過以腳跟著地過渡至前掌,後跟那處 32 mm 厚的 React 泡膠吸震很利害,同時厚厚的鞋跟回彈需時,跑起上來有點費力;若果以中至前掌落地,則可以更好地利用前掌加厚版 Air Zoom 氣墊反應快的優點,跑起上來會較省力及爽快。

所以 Pegasus 37 給小編的感覺就是偏向軟彈,這無疑很適合慢跑,對新手來說,它很適合長課。對進階跑者而言,前腳掌的氣墊及升級後的中足固定帶,有助跑者進行速度練習時保持穩定的步姿。與上一代全掌式氣墊帶來整個腳掌感覺較一致,小編覺得 Pegasus 37 的取向跟上一代很不一樣。


抓地能力

Pegasus 外底的設計已經很成熟,今代與上一代大同小異。中央由鞋尖到腳跟有一道坑槽,可以引導跑手完成腳掌內旋動作。外側為最先著地的位置,採用了縱向長形的橡膠塊,面積較大相信較耐磨。而內側則採用了方格紋路,加強抓地力,當腳掌著地時由外側轉到內側再轉而腳尖離地,增加抓地力無疑可以減少能量流失,今代 Pegasus 37 看到紋路厚度對上一代更深,抓地力更好。不過,小編發覺這種橡膠在濕滑的表面上抓地力實在一般。


穩定

Pegasus 37 最大的改變就是鞋底加厚了,而鞋底邊緣亦比鞋床高,可以確保腳掌留在鞋床中央,足弓位置的中底邊緣更提供了適度的支撐,長課時可減輕足弓負擔。鞋身中段鞋帶部分及鞋頭也很貼服,包覆感覺恰到好處。今代亦將上代 Flywire 的系統升級為中足固定帶,將鞋帶及鞋面連接,為腳掌兩側提供更充足的支撐,讓跑手每一步都可以更加穩定。

中足固定帶透視圖


以軟彈的 React 取代用了十年的 Cushlon,整個鞋底加厚,可以容納前掌那片加厚版 Air Zoom 氣墊。氣墊除了加厚,原來氣壓也增加至 20 psi,所以前掌有點堅挺亦很穩定。相信不少 Pegasus 的粉絲要一點時間來適應 Pegasus 37 這種後彈前挺的感覺。小編覺得穩定性還是 Pegasus 36 略高一籌。


舒適

React 泡膠出現之前,Nike 主力緩衝泡膠是 Lunarlon,坊間普遍喜愛它的軟彈舒適,可惜耐用性一般。Nike 最初研發 React 就是改善 Lunarlon 壽命短的問題。因此自 2018 年 Epic React 系列面世, React  以更佳的回彈及更長的使用壽命很快取代了 Lunarlon,Nike 將它廣泛地應用在各類型鞋款。今年 Nike 將 React 投放到 Pegasus 37 上,可以令跑者享受舒適的腳感。

鞋面採用了兩層設計,面層是工程網布,成熟的技術貼合腳掌之餘,同時不影響透氣度。鞋櫳內有一層無縫的白色裡布,柔軟順滑,同時與鞋舌連成一體成為襪套式設計,令舒適度再加分。

Pegasus 37 的前掌位置內藏一片加厚版 Air Zoom 氣墊,由前代的 4mm 加厚至 10mm。男裝鞋氣墊的氣壓有 20 PSI。所以小編首之穿著的時候,明顯感覺到那個氣墊的位置,感覺有點怪怪的,不過多穿幾次又跑了數十公里後,感覺沒那麼明顯了。另外提一提,鑑於女士通常體重較輕,女裝款氣墊的氣壓調低至 15 PSI。

整體來說,Pegasus 37 是一雙很舒服的跑鞋。


總結

小編對 Pegasus 的粉絲有一句提示:不要把以前 Pegasus 的一貫感覺或者經驗套用在 Pegasus 37 身上,它實在有太多改變,起初或會令你有點不習慣,但「開鞋」之後,會發覺它依然忠於 Pegasus 系列 37 年來的宗旨 「多用途的日常訓練鞋」。Pegasus 之所以能夠成為 Nike 有史以來最暢銷的經典系列,就是因為它總能配合不同程度的跑者在日常訓練甚或比賽時的需要。

另外,如果大家對 Alphafly Next% 很感興趣的話,不如先以 Pegasus 37 來練習如何利用它前掌那片加厚版 Air Zoom 氣墊,早點適應一下。Pegasus 37 今次改用 React 泡膠配搭了加厚 Air Zoom 氣墊,作為全新中底的技術,或者確立了 Nike 新世代跑鞋的標準配置。


為何 Pegasus 37 比上一次把鞋底加厚了 ?

可能會有跑者問,React 的緩震及其彈性特質未必適合加速推進,所以 Nike 在 Pegasus 37 的中底結構上改良,特別著重於擴大腳跟部份的搖搖椅結構、增加圓弧的角度,修飾後更為接近 Vaporfly 的設計,透過加厚了的鞋或安置一片加厚了的氣墊,使跑者可以利用氣墊更有效率地前進。由於 React 柔韌的特質,在落地時比 Cushlon 較容易變形,若採用原本相對較薄的中底結構,搭配 Air Zoom 氣墊的話,在速度較快時會容易產生支撐度不足的情形,造成能量被 React 吸收,同時也不能用加厚版氣墊,前掌反應亦受影響。因此跑者的力量在吸收及回彈之間取得更好平衡。


適合:

正常足弓、高足弓的跑手
腳掌沒有過度內旋的跑手
慢速至中等速度訓練
10 公里至全馬道路比賽

評分
前掌吸震:8
後跟吸震:8.5
穩定:7
舒適:9
抓地:7
重量:6.5

Pegasus 37 ( 尺碼 : 男裝 US9 )
重量: 9.4 安士/ 266克
前掌厚度:22mm
後跟厚度:32mm
高低落差:10mm
鞋楦:D
Pegasus 36 ( 尺碼 : 男裝 US9)
重量: 8.8 安士/ 250克
前掌厚度:16mm
後跟厚度:26mm
高低落差:10mm
鞋楦:D

文 : 占米
編輯 : 艾頓
圖片 : 艾頓、La P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