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的黃金數字是最佳步頻?跑步醫學物理治療師談步頻

香港跑步診所 莊子
發表於2019/12/23
3,124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圖片來源:123RF)

「踏頻」,單位是steps per minute (spm)是指一分鐘內雙腳共有多少步。臨床上看長途賽的跑手,一般都是150-190spm。


運動科學上這20年的共識,都是以180spm 為目標。在特定的速度下,要達至10公里甚至全馬距離可以保持平均的180spm,這個數字可是不容易做到的。在運動醫學上,增加步頻有什麼好處呢?


根據2011、2012、2014年Prof Bryan 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運動表現研究所的研究報告,增加步頻主要有六大好處:
1. 減少垂直震幅
2, 縮短支撐期落地時與重心的水平距離(根據作用與反作用力定律,這個距離越大,煞車效應越大,增加了negative work 負功)
3. 下肢關節的剛性(減低支撐期吸震所產生的髖膝踝過度屈曲)
4. 減低大腿內收幅度
5. 在擺動期末、落地前的一刻,臀大肌臀中肌的發力增加了
6. 在支撐期,梨狀肌的最大受力減少


值得一提是,很多人在增加步頻想減低垂直震幅的時候犧牲了步幅,所以建議一開始增加的時候,只增加5-10%,然後每星期慢慢增加,在特定的速度下平穩增加,就不會擔心影響表現了。另外根據美國跑步科學專家團Training Peaks 的研究,保持良好的Vertical Ratio(垂直比,台灣翻譯為「移動參數」(垂直震幅/ 步幅)就足夠了,不必盲目追求垂直震幅的絕對值。經驗老到的跑手這個數字是越少越好,(6.1-7.4)屬於不錯。
#跑步醫學
#紅外線跑步分析
#三鐵醫學
#步態重組訓練
#最佳踏頻


香港跑步診所:https://www.facebook.com/hkrunningclinic/

紅外線跑步分析:https://youtu.be/eeFnwpiPANU


延伸閱讀

提高你的步頻 遠離受傷、速度增快

跑靚又提升效率 改善跑姿的三帖藥

從心出發 看長跑訓練方法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