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體驗礦工生活 - 香港礦山挑戰賽

發表於2018/01/31
2,440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即將舉行的香港礦山挑戰賽,參加者將化身成為礦工探礦隊,揹起探礦工具,親身體驗當年礦工生活和工作,同時關注礦村保育及人文歷史活化工作。


賽事於被評為歷史建築的馬鞍山前鐵礦場及礦村一帶舉行,不過原來礦場有段故;礦場位於馬鞍山西面,1942 年香港淪陷,日軍視礦業為重要的軍事資源,於是即時將馬鞍山礦場接管,並大肆擴充,當時在礦場內工作的礦工多達1,500人。日本戰敗後,廣州的大公洋行來到香港,成立大公洋行,1948年開始租馬鞍山鐵礦場。大公洋行與日本簽了一份生產合約,承諾每年提供十五萬噸鐵砂。1949年馬鞍山礦產正式開採。



礦工工作環境十分危險,火藥由人手引爆,一不小心,很多礦工就是這樣喪生,或被炸傷至身體殘缺,或被外面掉下來的石頭砸死。那時代勞工是沒有任何勞工 保險或賠償的。當年礦工每月三至四元的薪金,因此在山中的生活極清貧,但礦場具備一個小市鎮所需的設施,有教堂、學校、街市、店舖、理髪店、茶室、牙醫、露天手搖電影場、醫務室、宿舍等…也算自給自足。


但好景不常,到了1970年代,由於石油漲價,日本接獲製造運油船的訂單銳減以致存鐵量有過剩,直接影響開採鐵砂的需求,馬鞍山礦業亦開始步入衰落期。此外,鐵礦的純度每況愈下,因此鐵礦的唯一買主日本亦轉移向澳洲、印度和大陸採購,採礦公司大公洋行便於 1976 年正式停產。


隨著礦場於1976年結業,大量村民遷離礦村以致學校停辦,教會遂與當時沙田青少年中心合作,並於1977年將校舍及部份建築物改為恩青營使用,直至90年代末停用。而作為最早在區內服務機構之一的信義會,與這段歷史的關係密不可分。第一期活化工程於2015年1月完成,並提供「鞍山探索館」服務,讓公眾人士探索及認識馬鞍山「工業遺產」、「礦村遺產」、「宗教遺產」及「自然價值」。



參加者會化身成礦工,走上70年前礦工的工作及生活路線,並完成不同的任務,希望藉此讓參加者認識珍貴的馬鞍山礦村歷史,更親身體驗昔日礦工及礦村村民的生活點滴和他們堅毅的精神。

連香港越野跑運動員曾小強都推介的香港礦山挑戰賽,大家記得把握最後機會報名,齊齊支持礦村文化保育及活化工程!


賽事資料

日期︱2018年2月25日(星期日)

組別︱挑戰賽:15歲或以上,約 15公里

   公開賽:12歲或以上,約 10公里

   體驗賽: 6歲或以上,約 6.8公里

參賽捐款|每位港幣450元,每隊2-4人

詳情及報名︱http://gyc.elchk.org.hk/minechallenge/

查詢電話︱3421-1436 / 5740-7471(Whatsapp)

截止報名日期︱2018年2月12日(一)


延伸閱讀

香港礦山挑戰賽-靈感來自礦洞中的馬拉松

香港礦山挑戰賽 - 馬鞍山礦場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