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長跑,在乎怎樣完成


何凱婷
發表於2015/01/22
1,651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認真對待長跑的人對「長跑」多數很執着,沒有「求其」這回事。譬如今天訓練餐單是30公里跑,寧願走32公里也不會走29公里。我曾經為了清楚知道自己練跑路線的距離,半夜三更用一個五金鋪買回來的工具度路。長跑是一件日積月累的事情,若然平時練習的質和量都只是馬馬虎虎,每天的差之毫釐,到比賽就變成謬之千里。

長跑其實也分不同距離。例如5公里是入門,10公里算短程,馬拉松就是一個標誌。當然,每一種距離又是一個專項,講求不同技術。在每場比賽,有人想贏、有人志在完成,有人要求跑出自己目標或者最佳時間,無論如何,都是需要透過練習來達成的。假如完成10公里大概需要跑15,000步,練習就是讓你適應,並以最有效方法把腳抬起、放下15,000次。說得科學化一點,任何運動都講求肌肉的能量儲備及補充。而供能系統的強化,就非靠持續訓練不可。

訓練也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準備。有一次我和幾個跑友在西貢北潭涌練跑,目標是20公里。雖然是九月天的早上,氣溫大概也有30度。跑了三分二路程,帶在身上的水已經喝光。再過一會,身體出現很奇怪的反應,先是心跳很快很重,然後停止流汗,精神散煥。當時我心想:「還有幾公里,趕快跑完就是了!」可是,我的眼睛根本不想睜開,心知不妙...... 幸而剛好有幾個行山人士經過,我氣若游絲跟他們說:「可以給我一點水嗎?」他們還陪了我好一陣子,待我氣色回來,才放心離開。後來我才知道,那是一次中暑!如此這樣,每次練習都讓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也學懂應變。14度的氣溫要不要穿保暖衣「打底」?跑多少公里要喝一次水?太陽下跑步戴帽還是戴太陽眼鏡?甚麼牌子的跑鞋最好?這一切,還有許多,都沒有屬於所有人的答案。然而,透過練習,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說到這裡,我想奉勸報了名參加幾天後舉行的「香港馬拉松」的朋友,假如你還沒有練習過,請你慎重考慮放棄這場比賽。這是一個「為己為人」的決定。我不敢說主辦單位會認為「報名人數」還是「出席比賽人數」哪個比較重要。但可以肯定,大家都不願意見到有任何意外發生。性命悠關的,更是一宗都嫌多。又假如你明明報了名參加的,是一項「長跑比賽」,卻一心打算「到時去行下」的話,更請你考慮放棄這場比賽。這不單是對同場有備而來的跑手的尊重,更是對「長跑」的尊重。

對「長跑者」而言,關鍵不只完成,更是「怎樣」完成。我常說「長跑者」厲害之處,不是他們跑完了幾多幾多公里,更不是跑得有多快,而是他們願意付出心力去練習。比賽當日,他們不是來左顧右盼看風景,是來驗證訓練的成果。衝線一刻,百感交集,真會激動得流淚。

這樣想吧,沒付出何來放棄?所以,若然你沒有為這個長跑賽事付出過而缺席,根本不叫「放棄」,沒甚麼大不了。報名費據說也作慈善用途,貢獻還是有的。

其實從頭到尾,對於長跑,我最執着的,是馬拉松的距離為42.195公里。而10公里就是10公里。請不要綁架「馬拉松」三個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