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體重與提升成績的關係 減重1kg,全馬成績提高3分鐘

運動筆記HK 編輯部
發表於2024/06/27
705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我們也知道,體重會影響跑步表現。體重越輕,每一步所需從地面提起的重量越小,能量消耗越少,對於跑步的效率也就越高。那麼減重對馬拉松跑者的速度提升有甚麼關係?來自日本的田中曉宏博士就曾經提出「減重 1kg,全馬成績提高 3 分鐘」的理論。

圖 / FreePik


田中博士為日本福岡大學體育學院運動生理學研究室教授、身體活動研究所所長。 專攻運動生理學,主要致力於治療與預防肥胖、動脈硬化等疾病,以及進行與增進健康、提升競賽能力等相關的運動研究。田中博士 37 歲首馬成績是 411,到了 50 多歲成功控制體重於 50Kg 左右的他於全馬成功 PB,時間為 2:38:48。

田中曉宏博士(圖:NHK)


他以體重 65 公斤跑者、馬拉松成績為 3h30m 為例,預測最大攝氧量為 44.6 ml/kg/min,跑者減重到 61 公斤時,馬拉松比賽成績將進步到 3h13m 之間(進步了接近 17 分鐘),由於皮膚面積與體重之間的比值更高,體重輕的選手在身體的散熱效率上也更有優勢,可以保持長時間高速跑動而不用擔心身體過熱而減速。

從表格來看,假設你現在全馬紀錄是 4 個小時,體重是 70kg,如果減重到 65kg 的話,全馬時間可以一舉快到 3 小時 41 分!不過請不要高興得太早,記住這 5kg 只能是降體脂肪喔!如果只是水分流失或是肌肉流失,是不會達到這樣的效果的!


他指出,在相同 BMI 指數(身體質量指數)下,身高 1.92 米的跑者要比身高只有 1.74 米的跑者多散發 32% 的熱量,但體型較大的跑者皮膚面積相對於體重的比值更小,身體溫度升高的更快,因此要多產生 42% 的熱量。

圖 / FreePik


誠然,田中博士進一步解釋,體重影響跑步成績也有它的臨界點,因此體重也不是越輕越好。「當BMI低於18.5時,身體反而有因無法承受訓練強度而產生受傷的風險,也容易產生生疾病與抵抗力減弱。對於女性而言,體重過輕會抑制女性荷爾蒙分泌,造成內分泌失調現象,反而影響生理健康。因此,如果營養不良或體重達不到基本的健康狀態時,也不會取得好成績。」如果身體的脂肪水平變得過低,您的健康和跑步表現都會受到影響。一般而言,脂肪百分數降低時,跑步表現總會提高。但是如果您的脂肪百分數降低的同時,跑步表現也在下降,那麼說明您已經瘦得過度了。


身體質量指數,為'Body Mass Index'的縮寫,又稱'Quetelet Index',是一種衡量身體質量的標準。19世紀時,由比利時人Lambert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提出,他認為人的成長有一套既定法則,可以透過統計數字推算。現在全球中學和小學學校,對於學生的健康體適能檢測也多是使用BMI值作為統計工具。

計算公式:BMI=體重(kg)/身高(m)2

BMI值小於18.5的人是體重不足,BMI值介於18.5-25之間是正常範圍,BMI值介於25-30之間的人是體重過重,而BMI值大於30的人則是肥胖。BMI值通常用於檢測肥胖問題,但因未將脂肪比例列入計算,所以只能當作參考標準,無法非常精密判斷一個人是否過重。



此文章由「香港運動筆記」最初發表於 https://shorturl.at/MWY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