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賽前排便更有利創造好成績?第二大腦成突破關鍵?

運動筆記HK 編輯部
發表於2024/06/07
677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我們在不少比賽也曾見過,跑手在途中「人有三急」,還是要「開大」的情況下,往往會打亂賽前部署及跑步節奏,有人會選擇忍到賽道最近的流動廁所解決,亦有人選擇「邊跑邊解」;是的,賽前心情緊張或腎上腺素所影響,令跑手未必可以在賽前「順利解決」。最近,運動與健康科學( Journal 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 ) 有研究證實,跑步前若能順利排便有可能提高成績。

圖 / world athletics


研究邀請 13 位精英運動員參加斯特魯普效應(Stroop Test)實驗去測試運動員的認知能力與管控能力,嘗試去找便秘與認知功能的關係。 斯特魯普效應是一個挑戰讓參加者讀出跟字不吻合的顏色,例如 黃色藍色紫色,參加者要讀出相應的顏色。而這項實驗在三個條件下進行,在測試與測試之間,第一個條件是不排便做實驗,第二個條件是用含鎂的補給品( Magnesium oxide)幫助排便的情況下做實驗,第三個條件是排便但不用補給品的情況下做實驗。

結果令人意外,全部運動員的測試都在用補給品幫助排便後有進步,達到 100% 有效,而 69% 的運動員( 13 個中有 9 個 )在沒有用補給品的情況下排便進行測試後有進步。


圖/ FreePik


研究人員發現人腦需要充分血流量去維持高強度運動,而排便卻會抑制血流供應,影響大腦運作。運動科學研究所郭家驊教授表示:「 尤其是馬拉松,我們腦袋會傳達許多命令去肌肉,能否繼續肌肉伸縮不是全靠肌肉量,而是靠腦袋是否能控制肌肉。」

更有趣的是,全身性正子造影(Whole body PET scan) 發現,當運動員在做測試時,臀部會跟腦部一樣活躍。有更多研究指出直腸跟認知功能有關聯,而鎂能助排空直腸,在比賽前 60 至 90 分鐘排便,有可能會成為運動員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