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發展局回覆「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反對環嶼徑 「塑膠化」敷衍了事

運動筆記HK 編輯部
發表於2024/05/24
511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早前,土木工程拓展署公布將於大嶼山闢建環嶼徑,根據計劃資料顯示,該徑將以塑木物料建造山徑梯級和欄杆等設施,環保木材料為 50% 回收再造木材, 50% 為回收塑膠,兩段約 1.2 公里,已耗資 1700 萬元。有見及此,「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發起人曾小強於 3 月曾聯同一班熱愛大自然的行山、跑山人士及市民發起聯署行動,期望阻止土拓署繼續以塑木修整環嶼徑同相關設施,改為以「手作步道」方式修建,行動共收到 2,238 個市民意見。

圖 / 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


昨天,關注小組於社交平台表示收到發展局及民政總署的回覆,但回覆只是重覆發展局 3 月 22 日在Facebook 專頁發布的貼文內容。小組表示失望之餘,坦言無法得知當局有否細讀 2,238 個公眾意見,關注小組更特別節錄了一些意見跟大家分享:

「不要以為冠名「環保木」便是環保,欺騙自己欺騙市民。」

「塑膠風化後會在泥土遺下不能分解的微塑膠,有機會被生物吞食。喜歡到郊野的人並不是要征服大自然,而是共存和感受。」

「梯級不一定User Friendly,一般石級高度可能對年長人士 / 復健人士做成負擔。」

「行山其中一種樂趣就係想親近大自然 ,而唔係將大自然變到好似人工運動場...點解唔係我地去學習適應山路?」

「世界各地文明先進地區,手作步道已是主流,為何香港這麼落後。 」

「天然地貌受毁,亦破壞了樹木根部與土壤互相支持的原意,毫無知識地大灑金錢,消耗人力物力。」

「郊遊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接觸大自然。以建設市區的街道和樓梯的概念來修復山徑,令山徑失色,亦減少郊遊的樂趣。」

「完全違背天然山徑原則,大量破壞原來路徑附近植被。」

「環保並不止於再造與重用物料,理應同時考慮該物料折損後對環境的負擔與處理。 」

「許多動植物依賴山徑提供棲息地和食物來源。塑膠化山徑可能會破壞這些生態系統,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損失...山徑通常是自然和文化價值的重要結合點。塑膠化山徑可能會破壞這些價值,破壞原有的景觀和環境特色。這可能對當地社區和遊客產生負面影響,並損害他們對自然和文化遺產的體驗。」

圖 / 運動筆記編輯部


相關報導:【行山資訊】行山客聯署反對環嶼遠足徑「膠」工程 1.2 公里已耗資 1700 萬元


3月,本身為越野跑手的曾小強已在社交網發聲,呼籲行山及跑山愛好者聯署,去信有關當局反對環嶼徑 「塑膠化」。聯署信指出,郊野是香港寶貴的天然資產,大嶼山尤為本地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地標之一。任何涉及闢建郊遊設施的計劃,都應以自然為本,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干擾,以保存其原始樣貌及獨特性。對於署方將在環嶼徑使用大量的塑木,我們感到十分震驚。塑木實由塑膠和碎木所製的複合材料,絕非環保物料,將之廣泛應用在野外環境,將會造成災難性的塑膠污染,遺害深遠,更損害香港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國際聲譽。

圖 / 運動筆記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