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話】民建聯建議 將啟德「方艙」改造為「啟德國際藝術體育交流園」

運動筆記HK 編輯部
發表於2024/05/21
272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社會全面復常,令不少於疫情期間政府所興建的「方艙」社區隔離設施空置。有見及此,政黨民建聯日前倡議將啟德「方艙」社區隔離設施改造為「啟德國際藝術體育交流園」,目標與啟德郵輪碼頭、啟德體育園發揮協同效應,將啟德區打造文化創意旅遊區,成為本港全新的旅遊景點。但有學者指出,考慮到距離及實際需要,將「方艙」改為選手村等概念值得商榷。

圖 / 政府新聞處


根據民建聯資料提出,啟德作為九龍的中心以及第二個商業中心區(CBD),是特區政府近年的發展重心。啟德體育園的建造工程將接近尾聲,再加上舊機場跑道改建工程的加持,啟德有能力承接各種盛事項目,亦有潛力作為香港的藝術發展基地,讓更多本地青年在此創業,與國際友人交流、進步。若能善用現有資源,把方艙用地打造成國際藝術文化交流園,將會與周邊啟德體育園、郵輪碼頭設施聯動,打造全港一流文化產業園。民建聯亦在資料中建議園區分為「青年文創區」、「非物質文化區」、「環保區」、「運動與健康區」、「國際交流區 」及「文化藝術公園 」等 6 大功能區域。

圖 / 政府新聞處


議員鄭泳舜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相關設施已空置超過 1年,涉及單位多達 3,000 個,每月經營成本要數十萬港元。九龍有很多文化藝術和體育相關設施,包括西九文化區、東九文化中心以至啟德體育園,他認為可讓由外國到港的人士作交流用途,甚至可以入住。對於民建聯的建議,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副系主任雷雄德接受報章訪問表示,由於選址上,啟德「方艙」地點較為偏遠,若然把部分單位改成「選手村」供運動員住宿,或會出現交通問題。「運動員通常會考慮休息的地方最接近比賽場地,避免舟車勞頓,但以啟德『方艙』為例,跟其實比賽場館也存在一點距離。」雷雄德亦同意設施應物盡其用,當考慮好園區內的交通和消費配套等設施,可作推廣文化及體育等活動之用。

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副系主任雷雄德(圖:運動筆記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