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鹿兒島跑至青森】香港視障跑手梁小偉為病童籌款 DARK RUN 橫越日本二千公里視障跑

運動筆記HK 編輯部
發表於2023/07/26
990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失去了視力不代表沒了一切,放棄人生才是失去一切。」這是視障跑手梁小偉 (Gary)的座右銘。不放棄的信念,帶 Gary 走出失明的挫敗,透過長跑衝破 人生低谷,更踏上馬拉松的跑道,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挑戰自我,跑出豐盛人 生。


自 2010 年起,Gary 參加不同跑步比賽,由運動場跑到世界各地,屢創佳績。他曾以 19 天時間完成環台跑壯舉,也試過 35 天由北京跑回香港,完成 2,100 公里長跑之旅。經過 3 年疫情,心懷壯志的他再展腳步,準備今年 10 月 挑戰全長 2,300 公里的「DARK RUN 橫越日本二千公里視障跑」,由鹿兒島跑至青森,為願望成真基金(Make-A-Wish Hong Kong)籌款,幫助一班有需要的病童實現願望。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疫情無阻跑步決心

2019 年在疫情之前,Gary 成功以 35 天由北京跑回香港,並早前已獲取長跑教練資格。但隨着疫情來襲,所有本地及海外跑步賽事暫停,原定在 2020 年舉行 的「DARK RUN 橫越日本二千公里視障跑」也被逼延期。雖然無人知道疫情何時結束,而比賽事又一再 延期,但 Gary 依然保持良好心態,經常教導居家抗疫的學員進行肌力或深蹲練習。他自己亦毫不放鬆,常與領跑員圍繞運動場外或住所進行簡單練習,為疫後重新出發作好準備。他表示:「好開心近年有不 少生力軍加入我們 DARK RUN 的團隊,所以在練習過程中,我會乘機向新加入的領跑員分享 DARK RUN 橫越日本的構思,讓他們一同感受等待出發的喜悅心情!」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疫後復常,「DARK RUN 橫越日本二千公里視障跑」正式重啟, Gary 即將挑戰可能從來沒有人試過的日本長跑路段:從鹿兒島至青森 2,300 公里長跑之旅。據他表示,因 2019 年成功挑戰由北京跑回香港,令他對超長跑更添信心,於是決定下一站挑戰日本,由日本南面的鹿兒島向北出發,途經廣島、福山、京都、橫濱、東海等地,以日本北面的青森為終點站。他揀選日本純粹出於對當地環境和氣候的喜愛,同時希望藉着活動為願望成真基金籌款,支援為病重兒童及其家人提供的服務,盼望過程中展現的勇毅與堅持,能為病童打氣,鼓勵他們堅持下去以意志戰勝病魔,「跑」出更美好的人生。


平常心迎接挑戰

由於今次日本横越跑全程長達 2,300 公里,比上次京港跑的 2,100 公里路線更長、挑戰更大,因此 Gary 與團隊在計劃活動時,也要作出不同部署。例如上次京港跑只用了 35 天,由 7 組領跑員分階段領跑,每天約跑 50 至 60 公里;但 10 月的日本横越跑將會分為 40 天,由 10 組領跑員領跑,每天跑約 50 多公里。Gary 解釋道:「因上次同行的領跑員都是我所熟悉的,但今次參加日本横越跑的領跑員會多了一些新面孔,他們各有正職在身,難免會訓練時間不足。因此我們除了要加緊訓練外,起跑後也會每 4 公里就換班一次,讓領跑員上車休息,讓他們可以加快恢復體力,確保跑得安全又安心。」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訓練方面,Gary 透露自疫後他的恆常訓練和周末長課都已回復正常,目前的重點是與新領跑員的磨合。「因今次日本横越跑增加了一些新手領跑員,他們對長跑的經驗相對不足,所以我鼓勵他們多參加我們周日的長課訓練,跑一些斜路或崎嶇路段,以便盡快適應如何使用領跑繩及領跑技巧。」


長跑訓練一大要素是心理質素方面的鍛鍊,Gary 自言經歷過往不同挑戰後,自問亦累積了豐富經驗,知道自己應如何訓練和配合飲食。他分享道:「我覺得除了訓練要足夠外,平常心也十分重要,因為太緊張的話,反而容易弄巧反拙,令本來可以做得好的事情做不好。所以我也將這心得跟領跑員分享,讓他們放鬆心情去跑,心理質素調整得好,表現自然就更佳。」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梁小偉先生簡介
全港第一位擁有長跑教練牌照的視障人士。先天患有視網膜色素病變,令梁小偉在 2009 年有一天,突然完全失去視力、保不住工作、愛情亦隨之而逝。在失 明、失業、失戀三重的打擊下,梁小偉以酒精逃避,身體甚至暴肥至 190 磅。 失去意義的生命,令他想從窗邊一躍而下,結束這漫無邊際的痛苦。兩年後, 梁小偉終於由頹廢中醒悟過來,重新適應社會,以跑步開展另一頁的人生。由 2010 年 11 月開始,梁小偉參加不同的跑步比賽,屢次獲獎,足跡遍及阿拉斯 加、戈壁沙漠、南極、北極、台灣等不同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