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天 100 公里】黃鳳翎中學學生赴沖繩 用雙腿改變自己認識世界

運動筆記HK 編輯部
發表於2023/07/31
1,178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對跑友來說,7 天跑 100 公里不外乎就是平日訓練的里數,只要咬咬牙關便能撐得過去。但對於一群平日專注於讀書、對跑步甚至是一知半曉的中學生來說,不要說 100 公里,就算是 10 公里也超乎想像。但一群來自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的學生以行動告訴我們,以毅力能克服一切,「跑步,能改變人心。」。



前期的預備工作
「沖繩 100」,顧名思義是在沖繩跑 100 公里,由時任駐校社工壽振飛先生(飛 sir)、訓導主任及輔導主任陳健偉老師(陳 sir)帶領的長跑小組,連同非牟利機構「跑去你屋企」共同籌劃及帶領。「跑去你屋企」的代表李洛瑤小姐(Meg)表示,與黃鳳翎中學早已在五年前結緣,關係已經不能只以「服務提供者」、「合作」來形容,更多的是以「朋友」互稱。有不少學生由初中開始就參加他們舉辦的活動,到今天有隊員更經歷中六放榜階段,她就好像「睇住佢哋大」一樣。


一個日本交流團,7 天內有 5 - 6 天的主要活動是跑步,還要跑 100 公里。面對高強度的體能需求,對一名普通學生來說都不會輕易報名參加。但陳 sir 表示:「從未擔心活動的報名人數不達標。」他解釋,其實是此活動在 2020 年已曾成功組團,但卻因疫情嚴重而被迫取消。「只要你有一對跑鞋,你就可以開始跑步啦!」飛 sir 提到,跑步算是最容易實踐的。相比坐在旅遊車上走馬看花式看不同景點的交流團,他認為親身跑步遊歷一個新地方印象會更深、感受會更大。而三年後的今天疫情慢慢減退,經過七個月的選拔、恆常訓練、集訓營等預備活動,團隊終於能順利出發。


對於恆常訓練及集訓營,同學們都紛紛表示「好辛苦」!的確,對於一群非專業運動員的學生來說,放學後練跑,練跑後還要回家讀書,過程實在難挨。對擔任隊長一職的胡鈺琪同學及原先有跑步習慣中五級的余鴻鈞同學亦不禁嘆氣:「唉!辛苦呀!梗係辛苦啦!」除了平日的恆常長課訓練外,隊員亦須額外接受不少體能訓練及其他跑步練習,如間歇跑。隊長及領隊老師都認同,各個同學的能力差異頗大,恆常訓練只能普通維持同學的基本體能,一些基礎較弱或對跑步認識較錢的同學需要加強訓練才能追上其他人的進度。而考慮到沖繩的氣候與香港截然不同,同學更需要額外的訓練讓身體適應。


太陽初出光赫赫
說到 7 月的沖繩,大家都會想起陽光與海灘、各種水上活動等,讓身體保持涼快!但每天在體感溫度超過40 度、太陽猛烈照曬下,莫說跑步,連普通出外行走時皮膚亦會有刺痛感的時候,成功完成 100 公里實在令人佩服!同學們在訪問時都憶述:「真係勁熱,未開始跑已經出曬汗!我曬傷嘅地方甩皮甩到宜家!」說到此時,坐在一旁的同學紛紛顯示出跑者最為自豪的「曬印」,表示比起這趟旅程前「陽光」了不少。

圖中可看到同學們皮膚曬黑了不少(圖片來源:運動筆記編輯部)


跑步改變人心
從選拔成功到完成「沖繩 100」的 7 個月期間,領隊們坦言一致認為「學生最難搞」!起初,同學態度較為散漫,有遲到的、有疏於練習的、有未能融入團隊的,試過鼓勵、責備,甚至聯絡家長,陳 sir 更說:「仲試過請嘢飲、請食飯,總之合情合法嘅方法都做過曬!有時有啲假期加練,我哋無 OT 錢㗎!」可以看到領隊們的用心良苦。

由領隊們親自設計的旅行牌,真是別出心裁!(圖片來源:運動筆記編輯部)

但其實慢慢地,他們都發覺同學的心態開始改變,從曾經說謊逃避練習到後來主動提出加練、由含蓄內斂到最後主動跟身邊人分享這七個月內的經歷、不少以往有遲到「前科」的同學甚至比原訂集合時間更早到達集合地點等等,領隊們都深深感受到同學的改變。


團隊的力量
陳 sir 及飛 sir 都同意,同行及陪伴的力量讓同學感受到支持以及接納,大家向著同一個目標進發,感受團隊的能量,再次證明到「跑步,能改變人心」。

來自中四級的隊長李凱蕎同學分享道,到埗後的第二天不幸感染新冠肺炎,7 日的旅程只能親身與隊友一同戰鬥的時間很短,但看到隊友每天都盡心盡力,即使肌肉痠痛至腳也抬不起的程度也不甘放棄,這種精神讓甚是疲倦的李同學放棄坐在舒適的旅遊車內,即使身體不適亦希望與同伴一起奮鬥,自願下車留在炎熱的馬路上提供補給,為同伴打氣。想必,這就是團隊精神吧!

李凱蕎同學沿途為大家打氣(圖片來源: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


而另一位中三的隊員吳詠欣同學提到,在沖繩跑步別有一番滋味。除了周邊的風景外,讓她感受最深刻的則是人情味。在猛烈的太陽攻擊之下,跑步人士少之又少。路人,甚至是經過一些幼稚園的學生都會向他們打氣,充滿能量地說出一句:「頑張って!」(意思:加油、努力!),讓本來疲憊的身軀又再次充滿能量繼續戰鬥。


克服困難的精神
中五級的余鴻鈞同學表示,當初因心理壓力大而開始跑步,發現到跑步時能思考問題,所以開始恆常跑步都有 2 - 3 年的時間,但經過是此活動,讓他克服心理難關。余同學提到,自己本來都有傷患,在活動途中亦經常擔驚受怕舊患復發而不敢「去盡」。但看到原本沒有跑步的同伴亦苦苦堅持,盡力完成 100 公里時,他就發覺自己不能因為少少的痛楚而選擇逃避,甚至放棄。他說:「到第時諗返起,都會記得自己曾經喺沖繩跑過 100 公里。」


成為身邊人眼中的英雄
「跑唔到,咪上旅遊巴休息囉!」在出發前或第一天的旅程,這就是同學們常掛在口邊的說話。但到了旅程終結的那一天,這句說話像是消失得無影無縱。相反,當領隊們看到他們的狀態開始下滑,建議他們上車休息一段時,他們卻說:「阿 sir,我可以繼續跑落去!」這種堅毅、不放棄的精神,同學們在老師眼中已經成為了「英雄」。

同學及領隊在開始跑前的互相打氣 (圖片來源: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


這種毅力不僅能讓同學感受到力量支援,更會影響身邊的人。胡鈺琪同學提到,導遊的行動令他們印象十分深刻。來自日本的導遊本來不愛跑步,但每天都聽到同學們感嘆 7 天跑 100 公里,看到他們互相鼓勵支持,堅持不懈,充滿毅力,在旅程的最後一天,主動加入團隊一起完成了 3 公里的路程。看到導遊姨姨的行動支持,同學們都表示相當佩服,除了感受到自身的改變外,能看到別人因自己的行為而改變更令他們有信心,有動力去完成一件看似虛無飄渺的事。

身穿白色上衣的日本導遊與同學、領隊一起完成最後三公里(圖片來源: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

未來打算
飛 sir 提到,若有機會,希望可以帶著學生一起嘗試挑戰黃金海岸馬拉松。雖然只是嘴巴上說著,但看到飛 sir 與各領隊的眼神,相信他們都希望能帶著學生遊歷世界更多地方,用腳去探索、認識、尋覓一個新的地方。

「原來一班人跑步係咁青春!」希望同學可以用雙腳去認識這個世界。


特別鳴謝:
(前排左至右)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駐校社工 壽振飛社工
「跑去你屋企」機構代表 李洛瑤小姐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輔導主任 陳健偉老師

(後排左至右)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中三級 吳詠欣同學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中三級 胡鈺琪同學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中四級 李凱蕎同學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中五級 余鴻鈞同學


小編後記:
訪問當天因颱風之緣故,天氣欠佳,天空下著毛毛雨,潮濕又侷促。但在訪問過後,看到陳 sir、飛 sir、Meg 與同學們向著馬鞍山運動場方向走去,一問之下,原來是領隊們約了幾個同學一起跑步。不禁心想,跑步不止能讓自己克服心理難關,更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成為互相打氣的夥伴。看著幾個由不跑步到在空餘時間會嘗試用雙腳踏出一步,跟著別人一起跑的同學,實在令人感動不已。原來,跑步真的會改變人心。


更多精彩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