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道的事實,運動可以改善心情、降低壓力,甚至可以改善注意力、記憶力和解難能力,這些好處,主要是歸功於大腦增加了多巴胺和血清素的產量。多巴胺參與了許多生理和心理的運作,例如性愛、運動、吃美食、逛街等,在做這些事情之後,大腦會產生多巴胺,和其他如血清素、腎上腺素協同合作下,讓心情感到愉悅。
圖 / unsplash
根據 2016 年 10 月發表於《歐洲應用生理學雜誌》上的研究中,健康的成人在運動約 30 分鐘前後抽血、並進行注意力測驗,發現運動後參與者血液中的血清素增加,在測驗中表現也更好,而在測試中進步最多的參與者、血清素的增加也最多。多巴胺作為神經傳導物質負責大腦的興奮與開心的訊息傳遞,這也是跑者對於心理以及情緒上造成變化的原因之一。不過,多巴胺需要有良好的控管才不會造成激素失衡。當多巴胺分泌不足時,會使人失去控制肌肉與動作能力且無法專注,嚴重則可能衍生成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四肢會不自主顫動。
圖 / unsplash
但隨著人們對於多巴胺認識的不斷深入,將多巴胺視作快樂之源的說法基本上已經過時。當我們品嘗美食或談戀愛時,當跑者通過努力訓練在馬拉松比賽實現 PB 時,我們的確會感覺到快樂,這時就會有多巴胺的分泌;但當我們貪戀高脂高糖食物而變得肥胖時,當吸毒人群需要通過不斷吸食毒品來滿足快樂而成癮時,這種快樂顯然就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圖 / unsplash
多巴胺不一定意味著快樂,多巴胺的本質作用於大腦的獎賞系統,讓我們產生欲望,從而指導相應的行為。因為,當你很想要某樣東西或者做某件事,並不代表這樣東西或者這件事就一定會給你帶來快樂,而是想要的這個過程會驅動你產生可以最終實際得到這件東西的行為,這種行為過程總結為一個你一定懂的詞—成癮(Addiction)。多巴胺的效用在於期待獎賞,而不是獲得獎賞。多巴胺帶來了渴望和幻想,這個過程如果反覆發生,不斷強化,就會產生成癮行為。所以過度依賴多巴胺是不對的,人不可能長期處於快樂的巔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