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運動要「量力而為」,是「阿媽係女人」,是老生常談。剛剛跑步的時候,每當跟朋友提起自己有跑步習慣,總有幾位朋友會關心的說:「量力而為」。當後來我去參加一些一百公里的越野賽,也有些朋友又提醒我「量力而為」。我總是敷衍的說「緊係啦」「一定會」,心裡卻總是帶著一絲不屑「咪當我乜都唔識」。相信不少人也跟我一樣有相同的反應。但意外總是在高估自己的時候發生。
小編一位行山朋友 Mountain Yuen,剛剛星期日就遇上一件事,令我重新重視「量力而為」四個字。他在 Facebook 把經歷寫下來 :
大家要瞭解自己身體健康狀況 距離約 50 呎,一位騎單車者跪在地上,但第一眼所看是頭垂下至貼著地,這個動作,這個姿勢,不正常,不合理。 於是我繼續前行,約 2 秒後,我回頭看他,噢,不對勁! 一邊傾談,查詢,打量,審視判斷了狀況後,給他喝水,再給他 FIZZ,5 分鐘後再給他 2 粒 Dextro Energy 葡萄糖粒。 他一直說沒事,透下就得喇,但我就是一直陪在他身邊。 原來,65 歲的大叔血壓高,剛才在牙鷹營地上斜一段,令他爆了,來到這裡停下單車後就唔知發生了甚麼事。 沒有一個完全健康的人,各人都有不同的疾病,隨著年齡增加,疾病也增加! ■ 大家真係要瞭解自己身體健康狀況,才可以有安全的活動。 ![]() |
這位單車友的問題,是運動強度過大引起的,這在夏天特別容易發生。現在天氣開始變得又濕又熱,在這種天氣做運動,因為身體還要處理散熱問題,心臟負荷比冬天時要大得多。就算是有運動習慣的人,在這春夏之交,大家身體一時未適應濕熱天氣,外出做運動時也是要格外小心。
以下有幾個夏天戶外運動小貼士讓大家參考一下: |
1. 減低運動強度,不要呈強,不要硬來,尤其是上斜,上斜時的心率會飆升得很快 2. 縮短距離,距離過長會令身體過度疲累,身體疲累時心率很易變得很高。 3. 睡眠不足 / 休息不足 / 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做運動,心率很易變得很高。 4. 運動時多喝水,身體缺水時,血液會變濃稠,令心臟負荷大增,情況嚴重會誘發急性心血管疾病。 5. 運動時適時補充電解質。流汗會同時流失電解質,電解質過量流失會導致體液失衡,除了出現脫水外,亦可導致嘔吐、腹瀉、肌肉抽筋、心悸、急性腎衰竭等問題。 6. 運動時適時補充食物。身體無時無刻都在消耗能量來維持運動量,長時間運動時,先是會用上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再而是脂肪與蛋白質。當身體能量得不到補充,就會手軟腳軟,頭暈,情緒低落等等。 7. 單獨進行戶外活動其實很危險,一定要有同伴。萬一遇上問題,也有同伴可以馬上協助,或可以減低後果的嚴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