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ata】起源及科研功效知多少?

Eric Poon
發表於2020/04/08
2,731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Tabata】起源及科研功效知多少?

在上星期的網上研討工作坊中,筆者介紹了一些坊間較多人採用的HIIT健體方法。其中,Tabata 可說是最獲媒體推崇和廣為大眾所知的一種,但大家對它的起源故事和科研功效又知多少呢?
—————

研究起源

「Tabata」這個名字其實源於始創者,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田畑泉(Izumi Tabata)上圖右邊。他於1996在美國運動醫學學會 (ACSM)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註1],找來一批國家女子奧運速度滑冰隊選手。14位精英運動員分成兩組,進行為期六週,每週五次的訓練:

第一組:在單車機作60分鐘的中等強度耐力訓練,強度為個人最大攝氧量(VO2 max)70%。

第二組:在單車機重覆衝刺8組,每組20秒,組間休息10秒 (即作息比例2:1),合共4分鐘,強度要求需達170% VO2 max (supra-maximal intensity)。

結果發現,第二組運動員經過6週訓練,有氧耐力和無氧能力皆顯著提升(分別為15%和28%),效果優於第一組,反映重複衝刺訓練對運動員表現能帶來重要幫助。———————

健體減肥的應用?

然而,上述研究的原意本為提升運動表現,並非消脂減肥。這套訓練之所以風靡全球健身界,可追溯到2013年被美國一間商業公司註冊為商標,繼而推出一系列「家居版」Tabata和網上課程,替代過往的單車機訓練,並邀得田畑泉教授親自代言。

(當年的宣傳片: https://youtu.be/akoBAs5SEJo)

這些家居Tabata動作多涉及重複、爆發性跳躍(如Burpee 和 Squat Jump),藉以模仿原裝單車版本的極高強度。然而,鑒於徒手動作的強度較難準確鑒定,加上組合種類繁多,目前文獻對於這類「改良版」Tabata 的功效還是存一定爭議的。尤其在減脂效果方面,雖然坊間一直流傳「4分鐘Tabata效果等於X小時運動量」之類的說法,但Tabata 教授於其2019年發表的最新文獻[註2]清楚指出,單作一組 Tabata (原裝單車版)所能帶來的卡路里消耗和運動後燃效應 (EPOC,俗稱”After Burn”)有限,連同熱身也消耗不多於200卡路里,故減肥人士應配合其他運動和飲食控制方能達至最佳功效。

另從安全角度考慮,劇烈的重複性跳躍對肌肉關節和心血管機皆會構會成極大負荷,在疲勞狀態下動作容易變型,增加受傷風險,新手必須小心注意。
—————-

結論及實踐建議

總括而言,Tabata 一直以來所打的旗號皆為源自科研實證,但多年來外界媒體的演繹不免出現偏差,甚至失實誇大,作為體適能推廣者的我們必須小心注意。當然,家居版Tabata 也具省時和配搭多變等優點,對生活忙碌/受近期疫情影響的都市人仍不失為一個簡單方便的日常健體選擇。只是在實踐上我們應對其本身功效抱有合理期望,在循序漸進原則下增加強度和組數,並建議找專人督導和配合充足熱身緩和,以使運動更安全有效。
——————

科學文獻:
Tabata, I., Nishimura, K., Kouzaki, M., Hirai, Y., Ogita, F., Miyachi, M., & Yamamoto, K. (1996). Effects of moderate-intensity endurance and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training on anaerobic capacity and ˙VO2max.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8(10), 1327-1330.

Tabata, I. (2019). Tabata training: One of the most energetically effective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training methods.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69(4), 559-572.
——————-

相關文章:

HIIT 原理及實踐應用
bit.ly/2PS6gI6

HIIT的「後燃效應」(After-Burn)真相
bit.ly/2vImqiV

7分鐘運動,效果勝過數小時跑步?
bit.ly/2x4KhdF

如何設計有效的家居循環訓練 (Circuit Training)?
bit.ly/36KUl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