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補給】為了忘卻的紀念 - 我的2019

蝦叔
發表於2019/12/19
2,169次點閱
1人收藏
加入收藏

近幾年,每到聖誕就喜歡做三件事:

1. 哀嘆過節愈來愈沒氣氛;

2. 見人就說自己吃不消出外倒數看煙花,同時堅持窩在家裡看人家倒數看煙花;

3. 寫年結


今年終於明白,以前能在家中收拾邊爐殘局,百無聊賴轉台,然後惺惺作態借一篇所謂年結來傷春悲秋一番,雖然很中坑很不浪漫,但原來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節日好氣氛——因為那時,你尚有一顆閒心。

如果沒了閒心,時間即使多出很多,但事情卻會做少了許多。

許多要跑的步,或因空氣,或因心情,你都沒跑了。

許多要比的賽,或取消,或延期,你都沒法比了。

許多要見的人,例如親戚,例如朋友,都變成不如不見了。

你的2019,是不是都是這樣?

攝於日本平泉中尊寺。走上去的月見坂參道兩旁,古木參天


對我來說,2019整體上也過得不太順暢。

年頭,第五度出戰香港渣馬,終於破四完成,造出自己場地紀錄。之後雄心壯志,連休季也有訓練課表,認真得自己也有點意外。豈料六月突然橫遇盲腸炎,一切訓練硬生生煞停一月。之後再練,已經好像按下了reset鍵那樣重頭再來。加上大腿後隱隱作痛現象老是揮之不去,一時難免意興闌珊。

寫作方面,報紙專欄無緣繼續,如果要我把歷來幾十面馬拉松完賽獎牌丟掉來相比,我想這次的感覺應當更為難受。沒了它,當然生活如常,但就是充滿不捨。那天的感覺,雖已事隔半年,但記憶依然猶新。不過我也要說,此後無數朋友的留言,同樣使我和蝦嫂溫暖至今。

但做人總不能老是對失去了的耿耿於懷,其餘專欄我又何嘗不是同樣珍重?

其中「蝦叔周報」換成了「私人補給」,重新回到了香港運動筆記發表。心水清的朋友,也許會看出我刻意每月平均分佈「讀書、看戲、講人、吹水」四大主題。有意為之,是希望自己筆下的每篇更富營養。哪怕未必篇篇「好收視」,但就像馬拉松賽場上的私補,可能不太大眾化,但希望有緣來到的能取一瓢飲,為大家餘下里程再添力氣。

無論如何,2019年,身為跑者,我老老實實地跑了2500公里;身為專欄作者,我寫了七十多篇文章;身為香港人,我在自己的地方說出應該說的話。日子,尤其近半年,看似被偷走,其實也過得不枉。還有就是,今年依然支持我和蝦嫂的機構與商戶,容我在此再表謝忱。

有幸齊上齊落,一時個人榮辱得失,又算甚麼呢。

寫到這裡,想起Randy Pausch在Last Lecture說的一句話: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y’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

是的,牆愈顯得高,其實愈在考驗你的決心有多大。

別要放棄希望,祝各位聖誕快樂。

還有就是讀書會,希望2020可以重新舉辦起來


延伸閱讀

跑步之後,總有一兩個朋友開始不屑你

活到百歲,穿起跑鞋當你贏

有些所謂的順利,只是沒把苦痛多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