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研究室】亞瑟士的鬼塚精神 Kayano二十五載流傳

徐梓豪
發表於2018/06/03
5,493次點閱
人收藏
加入收藏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有別於歐美的快速流行,電影、音樂、時尚等主流文化往往一眨眼的時間就全然翻新,日本文化總給人一股雋永傳承、源遠流長的印象,或許第一眼你不會覺得它有什麼特殊,但看久了,卻有一股說不出的韻味,吸引你駐足欣賞。跑步,也是一樣,不論是令人熱血沸騰的箱根驛傳,或是頂尖馬拉松選手一生懸命的作戰策略,這些歷代延續、堅持信念的傳承,造就了世界獨有的日本跑步文化,也深深影響相關產業的氛圍,在Asics Gel-Kayano 25推出前夕,我們來到了位於日本神戶的亞瑟士總部,在一個陰雨涼爽的日子,細細品味這超過一甲子品牌的文化、精神、和與時俱進的工藝科技。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亞瑟士人體工學研究所ISS(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是亞瑟士產品設計、材料研發、性能測試的技術中心,自1985年以來就以強化產品的基礎研究及開發為目標,整合技術研究室及開發中心而成立的核心研究部門,目前亞瑟士的各種商品機能及設計皆在此進行研發測試,內部包含了鞋材加工、人工氣溫室、化學分析、材質試驗、跑步動態分析、人體結構分析等多種運動研究設備。

環繞主體建築物的是特殊設計的三線跑道,包含柏油(灰)、PU(紅)、與Mondo(藍)三種材質,一旁還有草地,提供跑鞋測試時最完整的路況體驗。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步入ISS大門,迎面而來的是延續戶外跑道的起點設計,也可以看出田徑對亞瑟士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正如俗諺所言,「田徑為運動之母」,亞瑟士的產品線雖然涵蓋田徑、籃球、排球、棒壘等多樣運動,但仍以田徑項目為最大宗,又特別著重於鞋類相關的產品研發,因為其創辦人鬼塚喜八郎當初就是以透過運動提振國家發展為目標,從製作優良的運動鞋開始,於1949年創立亞瑟士的前身: Onitsuka Tiger,鬼塚株式會社,並於1977年正式更名為今日你我熟悉的亞瑟士(ASICS)。

轉眼間,亞瑟士已經成立近70年,而今年也剛好是鬼塚喜八郎百歲冥誕,讓本次的參訪和經典鞋款Kayano 25的推出,別具意義。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你也許會好奇,ASICS這個名稱從何而來,念起來不像日文,看似又不是英文單字,其實ASICS是從古羅馬詩人Juvenal的語錄: 「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而來,意思為:若要向神靈祈禱,便應祈求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康的體魄,正如創辦人鬼塚喜八郎以運動提振國民精神與體魄的初心一般,這段話的縮寫ASICS也就在1977年成為品牌全球化的名稱。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ISS既然號稱品牌運動科技的最高技術中心,其內所包含的各樣研究與實務設備自然廣而多元,從各種不同層面來評估與研發產品機能。跑步動態分析是我們看到的第一個部門,它所代表的就是產品與實務整合的最佳範例,一雙跑鞋在實驗室設計得再怎麼好,實際跑起來一蹋糊塗也沒用,所以跑步動態分析的目的就是在跑鞋實際穿著與試跑的過程中,透過跑者身上與跑鞋上的感應器,來觀測跑者搭配跑鞋的動作模式、受力程度、與力學角度等,以找出產品實際跑動時可能的優點或缺陷。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在跑者身上和跑鞋上所佈滿的顆粒就是動作感測的CMOS元件,透過輔助光源或熱輻射來產生反饋訊號到電腦裡。這類型的感測科技,在近年流行的穿戴裝置中也很常見。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這就是實際的偵測結果,其中那條從地面貫穿人體的直線,代表跑者腳落地時的受力方向,對比其身體結構相對位置與數據,可以觀察出不同跑鞋對跑者產生的壓力程度與緩震效果。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而針對跑鞋鞋面、中底、大底受力後所產生的形變與受壓狀況,則會另外透過跑鞋動態分析來評估鞋面與鞋底的設計是否合宜,比方鞋面如果在跑動的過程中產生很大的彎折或偏移,與雙腳產生空隙,那其動態穩定與包覆性就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或是,預期柔軟的鞋底卻在步態彎折最大的區間沒什麼彎折幅度,那可能是中底和大底的結構、中底材質、甚至是嵌入的構件 (如中底架橋、或穩定型鞋款的支撐材質延伸比例) 配置需要調整。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而針對越野、起伏路況、不同跑步場地的跑鞋動態,ISS也有專門的場地與配置來測試,由此可見一雙跑鞋的研發,所需考慮的層面往往比我們想像中要多更多。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跑鞋的使用壽命也是大眾購買時主要考量的條件之一,雖然品牌商的立場是希望消費者多多買鞋,但沒有人想買一雙穿沒多久就壞的鞋子,所以在產品耐用度的實際與期望值之間,就必須透過實驗室的測試來評估,在ISS中可以看到跑鞋耐用度的壓力測試機,透過各種不同的角度與速率,經過數十萬次以上的反覆試驗,測試產品的耐用度,或是損耗的構件狀況等。其測試的壓力往往遠大於消費者實際跑步可能會使用的年限。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除了鞋款,服飾可說是運動品牌的另一銷售主力,然而相較於跑鞋來說,運動服飾在設計上又增添了更多的細節與變化,不僅需考量運動種類、環境、天候的差別,世界上形形色色各種身材比例尺寸的人都有,雖然衣物的適用與延展性比跑鞋更高,但要讓特定運動專業服飾能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仍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亞瑟士透過人體掃描儀來蒐集目標對象的身體結構數據,以提供不同運動衣物設計的初步考量,如游泳或健力的人上半身可能相對較厚實,衣物要有較廣的肩寬;而跑者身材整體較為纖細,若針對跑步專門設計的機能服飾,版型就必須偏窄貼合,但仍留有充分活動的空間。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我們可以在偵測後獲得詳細的數據,包括身高、胸圍、臀圍、肩寬、腿長、腿圍等,並和自家產品的對應尺寸作參照。未來這個服務若能普遍在各販售店面提供,想必對於跑者選購服飾時能有更多的幫助。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而衣物穿著的實際感受與效益,則透過人工溫濕室來觀察,跑者在特定調控溫溼度的實驗室跑步,以評估不同季節與溫溼度狀況下運動時衣物的性能表現,當天操作者就以夏天的東京、30度高溫搭配70%的濕度來展示,示範跑者沒跑幾分鐘就滿頭大汗了,此時更能考驗運動衣物的排汗和透氣性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產品研發可不是為了研發而研發,要對運動表現和運動傷害預防等實際需求有幫助才是最種要的目的,跑步動態分析儀就是用來觀察穿上自家產品的運動員,實際的跑步狀態會有什麼改變。這套設備包含跑步機、呼吸偵測、以及攝影分析軟體。當天為我們示範的正是亞瑟士員工,解說員也提到亞瑟士企業很鼓勵員工投入運動,畢竟唯有親身參與,才能感同身受。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分析軟體所能偵測與蒐集的跑步數據,包含步頻、體幹角度、步幅、擺手角度等,產品研發人員可以透過不同產品的實際測試,來找到產品對跑者的助益、抑或限制,進而精雕細琢,讓產品精益求精。


GEL-KAYANO 25 歷久彌新的當家旗艦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每個跑鞋品牌總有那麼幾雙世代傳承的鞋款,如Nike Pegasus、Adidas Boston等,雖然新產品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但這些經典的款式卻往往為跑者所津津樂道,而強調一生懸命的日系品牌自然也不例外,亞瑟士在慢跑鞋領域最著名的就是分屬避震與穩定的四大鞋款,避震型的GEL-NUMBUS、GEL-CUMULUS,穩定型的GEL-KAYANO和GT系列,本次代表紀念創辦人鬼塚喜八郎冥誕所推出的,就是當家旗艦穩定型跑鞋,GEL-KAYANO 25(以下簡稱KAYANO 25)。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KAYANO系列早在1993年就推出第一代鞋款,當時便以獨家穩定中底素材DuoMax成為市場上極具代表性的穩定型跑鞋,這個材質到今年仍持續使用在亞瑟士各類鞋款上以提供良好的穩定與支撐效果,當時開發者的功力可見一般。發展至25代的KAYANO採用新一代的FlyteFoam中底平台,此一材質自兩年前就開始逐漸取代原有的SPEVA和Solyte而廣泛應用在不同的鞋款上。

輕量,是FlyteFoam最顯著的特性,較傳統EVA材質輕了55%以上,也讓傳統慢跑鞋和路跑鞋300/200克的重量大幅下修,來到250和150克左右的羽量時代。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KAYANO 25以FlyteFoam輕量平台為基礎,並針對輕量和推進兩大性能再做強化,發展出更輕的FlyteFoam Lyte與回彈性更好的FlyteFoam Propel材質,分別應用於中後足與前腳掌,組合出兼具輕量和回彈的複合結構。傳統穩定型跑鞋較為跑者所詬病的就是因搭載穩定結構而連帶提升的跑鞋重量,也讓跑感顯得較為沉重,KAYANO 25一方面減輕鞋重,也提升推進性能,讓這雙傳統的穩定型跑鞋帶有截然不同的輕快感,也因為比重配置和推進輔助的加強,讓KAYANO 25不僅只限於過度內旋步態的跑者穿著,也能為正常步態、但需要多一些穩定輔助的跑者所選用,與其說KAYANO 25是輕量化的穩定型跑鞋,就我來看它更像強化穩定機能的避震鞋款。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從後跟內側延伸至中足的Duomax結構是將KAYANO 25定義為穩定型跑鞋的核心元素,相較於一般中底材質,Duomax具有較高的密度與韌性,讓過度內旋的跑者在步伐轉換時能有充分的支撐,但又不會過於硬朗而感到不適。隨著跑鞋科技的革新與跑鞋輕量化的消費趨勢,許多避震型跑鞋透過中底結構或材質的組合,也能滿足穩定支撐的需求,讓必須嵌入穩定結構的慢跑鞋在設計上面臨更大的挑戰,傳統穩定型和動作控制型跑已經越來越少,而KAYANO 25在這樣的趨勢下仍堅持延續傳統設計理念,並試著透過其他材料與結構的調整尋求突破,也可以看出日系品牌為人欽佩的職人精神。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現今的跑鞋中底/大底組合大致可分為兩個系統,一為一體式設計,整合中底和大底成單一平台與接觸面,頂多在重點部位嵌入小範圍的輔助結構,另一種就是KAYANO 25這類的複合式鞋底,透過不同的構件組合出鞋底平台,好處是可以針對特定部位的機能與需求做調整,但相對的要把不同構件整合出協調運作的性能就不簡單,早期的中底材質性能不若今日這般優異,所以大部分的專業跑鞋都採用複合式鞋底來達到跑鞋各部位的機能需求,走過25載的KAYANO,也是如此。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前腳掌採用區塊配置的大底與橫向溝紋,以提升前腳掌良好的靈活度,從後跟順步態軌跡延伸到腳趾的導引線也能讓步伐轉換更為流暢;這些溝紋也將前腳掌FlyteFoam Propel材質向下延伸,在腳掌落地時能接觸地面,讓壓縮回彈的效益更能充分展現。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從後腳跟延伸至前腳掌的Guidance Line步態導引設計,是依照理想步態的動作軌跡,在中底層刻劃的結構,能在步伐從腳跟、中足、到前腳掌轉換的過程中給予最適切的彎折與支撐;也可以看到過度內旋跑者橫向與斜向扭轉力量較大的步態,KAYANO 25中足架橋不僅平行於足弓內外側加強配置,還增加了斜向的輔助強化,讓穩定性更進一步地提升。此外,大底的材質仍沿用AHAR+耐磨橡膠,以提升跑鞋的使用壽命。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KAYANO 25的鞋底解構圖,左方藍色的是FlyteFoam Propel中底,並於拇指球部位加上T-GEL TWIST,以增強鞋體扭轉時的緩震效果;中央則是大底構件,包括AHAR+耐磨橡膠和中央的穩定架橋,右方則是FlyteFoam Lyte、Duomax、和後跟的D-GEL,傳統的吸收衝擊配置。

如前所述,要將這麼多不同特性的素材組合成勻稱一體的系統,對於跑鞋設計者來說是一大考驗,就像一台原廠汽車,不同零件各司其職,讓駕駛人能舒適安全地享受駕馭的樂趣;若一台車零件東拼西湊,不同年份特性廠牌的組件隨意拼裝,即便外觀看起來仍是四個輪子一個車體,相信你也不敢安心上路。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鞋面設計上也延續了傳統的多層次冨合配置,內層緻密網布、中間填充夾層、外層則是大範圍的彈性透氣網布加上鞋楦、側面、鞋帶孔位的TPU熱塑料包覆,讓這雙旗艦鞋款主打的中底性能相得益彰。順帶一提,越偏穩定型的跑鞋,鞋面的設計也越需講究,才能讓雙腳在舒適的包覆中充分發揮穩定平台的機能,如果鞋面鬆散、包覆不良,腳掌容易在鞋內游移,那反而會與相對紮實的中底打架,輔助不足、反成負擔。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後跟採用大範圍的雙層足跟杯,搭配立體造型的內襯填充,讓腳跟能穩固地扣在後跟,不容易滑動,也讓後跟的亞瑟膠能充分發揮其避震機能。你或許會覺得為什麼在後跟處的配置要如此複雜講究,這是由於慢跑鞋所對應的絕大部分是大眾市民跑者,跑者大部分採足跟落地,也因此在後跟的避震、穩定、與包覆性就相形重要。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配合本次KAYANO 25的發表,ISS也展示了過往第1代到24代的全套KAYANO,一行六雙的排列看似為了湊整齊,其實仔細端詳每六雙可說是一個世代週期,有著類似的外型風格與科技配置,依此推估,本次KAYANO 25應是進入了本鞋系的新世代,而全新推出的FlyteFoam Propel和FlyteFoam Lyte材質,也確實印證了KAYANO產品的研發週期安排。

(照片來源: 運動筆記)

這就是一切的開始,第一代KAYANO於1993年推出,當時就已經搭載Duomax穩定性中底材質,並於前腳掌搭載P-GEL、後腳跟搭載θ-GEL,兼具平面與立體空間的避震效果,同時內襯採用了單層的襪套設計,增加舒適與包覆性,即便從今天的眼光來看,都是很經典的設計,而相隔25年後推出的KAYANO 25男款,在側面的顏色與構造與第一代亦有幾分相似,頗有世代傳承的味道。


亞瑟士博物館:篳路藍縷的文化傳承

(照片來源: Asics)

位於神戶市區的亞瑟士博物館,目前是品牌業務的辦公中心,其內陳列著亞瑟士從創立以來的各種針對的文字、影像、與實物,一般民眾是可以申請參觀的,而隨著亞瑟士成為2020東京奧運的主要贊助商,近期來訪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大家都想看看這個品牌有什麼樣的內涵,足以作為一國運動之表率。

(照片來源: Asics)

展示空間其實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一樓的文化歷史區、到二樓的各項運動介紹區、以及產品科技展示區,走過一輪,彷彿大觀園一般,許多珍藏的產品與影像,盡收眼底。

(照片來源: Asics)

你知道亞瑟士的第一雙鞋是什麼鞋嗎? 說出來你可能會很訝異,不是跑鞋、不是棒壘鞋,而是籃球鞋,1950年鬼塚喜八郎從吃飯時看到桌上的章魚得到靈感,推出了「章魚吸盤底」籃球鞋以提升抓地力;而第一雙馬拉松跑鞋,則要到1953年的TABI(分趾鞋),田中茂樹穿著當時品牌還叫Onitsuka Tiger的跑鞋拿了波士頓馬拉松冠軍,也讓亞瑟士開始在世界發光發熱。

(照片來源: Asics)

亞瑟膠可說是亞瑟士的招牌,1980年代GEL(亞瑟膠)問世,從此之後直到今天都是該品牌避震系統的代表,而依照不同的產品與運動需求,亞瑟膠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變化,如本次新推出的KAYANO 25的T-GEL,和照片中的P-GEL,就是亞瑟膠針對不同特性鞋款的應用。

(照片來源: Asics)

館內也展示了許多菁英運動員的「原味」裝備,其中跑鞋想當然爾是最大宗,1996亞特蘭大奧運銅牌有森裕子、2000雪梨奧運金牌高橋尚子、前日本馬拉松國家紀錄保持人高岡壽成、美國半馬紀錄保持人Ryan Hall等跑者,都在運動場上以耀眼的表現綻放光芒,也讓贊助產品的亞瑟士與有榮焉。

談到跑鞋,自然不可不提最廣受國內跑者喜愛的亞瑟士產品,Tarther系列,這款鞋從1983年問世至今,可說是亞瑟士歷史最悠久的長銷跑鞋之一,許多菁英跑者也曾穿著它拿下優異成績,如2008年北京奧運馬拉松女子冠軍、羅馬尼亞的Constantina Diṭă-Tomescu,就是穿著一般款的Tarther拿下金牌。

(照片來源: Asics)

趁著這次KAYANO 25的推出,我們有幸在亞瑟士創辦人鬼塚喜八郎百歲冥誕的這個時候,細細品味這超過一甲子的運動品牌,其背後的精神與意義,隨著時代演進,科技的進步雖然讓亞瑟士不斷創新,卻沒有抹去它自創立以來那股獨特的人文精神,「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康的體魄,正如鬼塚先生以運動提振國民精神與體魄的初心,我想這樣的精神仍會持續傳承,在每一雙亞瑟士跑鞋上看到蹤跡。


*跑鞋故事 就在運動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