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從跑腿到跑進奧運 馬拉松國手何盡平:平常心

發表於2016/07/28
283次點閱
人收藏
加入收藏

馬拉松國手 - 何盡平(圖片來源:Ben Wang)


出生於金門務農家庭的馬拉松選手何盡平,馬拉松職業跑齡大約 10 年,在 2015 年的日本琵琶湖馬拉松跑出了 2 小時 17 分鐘 42 秒的成績。去年 10 月國際田徑總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下修了門檻後(2 小時 18 分鐘),確定取得奧運資格。對於即將登上運動員最的最高殿堂,何盡平深感光榮,卻也提醒自己保持平常心。


擦身而過

4 年前,何盡平因為 2 分鐘的差距與倫敦奧運擦身而過,雖然有些可惜,但是何盡平沒有放在心上太久。「還是按照自己的步調走,盡量把自己的表現往上提升,沒有達標就是表示自己在訓練上還要加強,還需要做修正,並找出自己的缺點。」


琵琶湖馬拉松,何盡平取得奧運資格(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去年的琵琶湖馬拉松,何盡平跑出了個人最佳的成績,原本以為仍然無緣奧運,準備好好休養後,尋找另一場賽事挑戰,好在後來標準下修,琵琶湖馬拉松的成績也有效,終於可以披上國家隊的戰袍。「在知道獲取資格的當下很高興,想說當選手這麼多年,自己也想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裡,而且能參加這種國際的大比賽,與全世界的頂尖好手站在同一個舞台上。」

 

備戰奧運

即使已經拿到了奧運比賽資格,何盡平依然維持平常訓練的步調,讓自己每隔 3 - 4 個月參加一場馬拉松賽事。「原則上是控制 1 年比 4 場馬松拉左右,還是以身體的感覺為主。平常訓練時會跑到(2 小時) 30 分或 40 分左右,但是在比賽的時候,因為有對手的競爭,跑起來會讓自己的疲勞度增加。」原則上何盡平會控制自己的場次,以不超過自己身體能負荷的程度為主,規律地參加比賽,是為了讓身體習慣比賽的節奏。


規律地參加比賽,讓身體習慣比賽的節奏(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由於長期受到足底筋膜炎的困擾,每次參加完賽事後,回復期是必要的。「因為這種傷需要休息的時間很長,但是又無法完全回復,因此在訓練上必須學會與它共存。」許多受足底筋膜炎所苦的跑者都知道,這種傷勢是一種退化性疾病,不容易治癒,而且常反覆發作,需要適度的休息,搭配勤做舒緩和伸展等復健,以及在不運動時盡量減輕足底的負擔。如果真的嚴重到不能跑步,何盡平會透過騎單車、游泳、或是一些水中的有氧去維持基本的體能。


 

每次參加完賽事後,需要適度的休息,搭配勤做舒緩和伸展(圖片來源:Ben Wang)


蓄勢待發

即將在 7 月底前往里約的何盡平,進入了最後調整的階段。「到了里約後依然會有訓練課程和菜單,因為我比賽的時間在 8 月 21 日,所以還有 3 個多星期的時間可以做最後期的訓練。」      跑馬拉松時,何盡平習慣以每 5 公里做一個配速的單位,按照身體的感覺去保,比較能專注於比賽。

因為有配戴心率GPS手錶的習慣,心率和步頻成了何盡平訓練上參考的重要數據,每次比完賽和練習完後,會看錶呈現出來的數據,看跟跑步時身體的感覺,比對落差是不是很大。「會觀察自己在哪一個階段感覺有些吃力,去對照手錶上的數據,看自己在那一段是不是心率太高,才會讓自己太疲憊,讓我往後的訓練可以針對我比較弱的地方去加強。」


心率和步頻是何盡平訓練上參考的重要數據(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出生於金門務農家庭的馬拉松選手何盡平,原本只是因為常幫家裡跑腿,靜不下來,喜歡運動,因此接觸田徑,就因為這樣的契機,讓他即將前往運動員的最高殿堂。

即使已經是國手的身份,何盡平的心態依然一樣,「去見識各國最強的選手,交流訓練方式。比賽中保持平常心,把自己所練習的成果發揮出來,這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