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高山低谷的環大帽山越野跑 (UTMT 162km)

Horry Pong
發表於2018/01/06
6,790次點閱
1人收藏
加入收藏

瘋狂的事情通常不會只做一次,所以今年我和朋友又再一次參加UTMT 162K越野跑。雖說去年我們成功完賽,但是UTMT的魔鬼賽道令我雙腳殘廢了近一個月,而且162這個距離著實令人心生恐懼,即使翻看自己的比賽記錄,也不能理解當時自己如何能夠完賽。要消除恐懼的唯一辦法自然是練習,我在2017年的下半年總算能夠集中精力練山,無論是體能還是心態都有進步,加上兩星期前TNF一役小測一下,檢驗一下這四個多月的訓練成果及不足。「跑步沒有奇蹟只有累積」,就只看我的累積是否足夠了。

火炭起步點(照片來源︰Alex Ng)


比賽在早上8時開始,起跑當天感覺較往年熱,還好空氣乾爽不致讓人有悶熱的感覺,對我來說也算是不錯的山跑天氣。一如去年我們起步後維持著穩定的速度前進,賽道先登上針山,晴朗的天氣下我們在山頂可以清楚看到大帽山的波波(雷達站),好吧我們在此先打個遠遠的照面,待會我們還會拜訪你呢。離開針山後跑手們沿著一條泥路小徑下降至城門水塘,左穿右插後來到大圍附近的CP1。

從針山山頂一覽城門水塘和難得露臉的大帽山


下城門水塘


記得網上看過一件T-shirt,上面寫著"If you see me collapse, pause my Garmin"…同樣的說話也可以套用在我身上(不過我是用Suunto的) 

(照片來源︰Eric Lo)


我們簡單補給一下後便朝獅子山進發,到達山坳後便沿著麥理浩徑5段前進。朋友說回到麥徑的感覺就像回家一樣感覺親切,跑起來也特別輕快。在鷹巢山我們離開麥徑,在小徑輕跑著下山,很快便來到呈翔道,在感覺輕鬆的情況下完成首2段,時間甚至比往年略快一點(也只是一點點而矣)。這兩段賽道不時於市區穿插,大會也很貼心地安排了不少義工在重要路口和馬路位置站崗及打氣,所以儘管賽道曲折,但我們仍不用擔心走錯路。


離開CP2呈翔道後跑手們已經散開,感覺這情況比往年早出現,難道快了數分鐘就足以讓我們領先主跑手群(誤)?這一段賽道經過九龍副水塘及九龍接收水塘,當天的冬日陽光映照出水塘的湛藍和樹林的翠綠,看起來份外秀麗。回家後翻查資料,才知道這兩個水塘是英國接收新界後最先興建的首批新界水塘,到今天已有近百年歷史,現時已被列為法定古蹟,難怪那道堤壩及水塘建築有種獨特的古典風。

九龍副水庫堤壩,水塘有近百年歷史,所以相關建築(包括這條堤壩)被列為法定古蹟


九龍副水庫


離開水塘我們要沿一條原始小路登上金山,山路雖然較陡,還好金山不高而且我們也對路況有個概念(試路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們也沒有太費力下便翻過金山,接著便沿著衛奕信徑前往CP3城門水塘燒烤場。有鑑於去年我在大帽山出現缺水及體力透支的情況,這次我在這裏多休息了一會及大量補水,以免重蹈覆轍。

城門水塘、主壩和背景的大帽山


從城門水塘至荃景圍這一段算是上半場的精華 — 一方面跑手要在艷陽天下登上大帽山,體力消耗特別大,但另一方面賽道帶領跑手來到廣闊的高地,可以一覽大帽山、荃灣、青馬大橋甚至更遠的港島風光,風景非常壯麗,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段賽道,即使在賽前我已經多次走過該路段,但是遇著當天的好天氣我還是忍不住要停下來拍照(實情是藉機喘氣休息)。或許香港沒有大山大水,但是這綿延的大帽山山脈及山上的崢嶸巨石仍然散發出一種懾人的氣勢,而遠方密集的大廈森林就依附在這片山脈腳下,城市與郊野相互交錯,構成一幅獨特的畫面。

往大帽山的小路(照片來源︰ Yoyogi Aywong)


一如往年大會的指示非常清楚及仔細


照片來源︰Frank Tsang Photography


非常喜歡這張照片,感覺我像歷盡艱辛從烏煙瘴氣的城市(哭)逃到荒原中(照片來源︰Jenny Liu)


登大帽山路上


滿佈嶙峋巨石是這條小路的一大特色(照片來源︰Freebird)


往大帽山途中(照片來源︰Frank Tsang Photography)


大帽山


大帽山


大概是今年我練烈陽神功日子有功(其實就是仲夏期間的山跑練習),比賽當天的熱度沒有對我構成太大影響,反倒是怕熱的朋友有點發熨,體力消耗甚大下影響了他後來的表現。在翻過大帽山後我們先沿著S形馬路飛馳一會,然後便接入小路經妙高台下降至響石墳場,這一段路是陡峭的碎石下坡路,雖然我有著雙杖加持,但是一個不留神便摔了一跤,結果還是難逃血光之災,連帶這條陪我征戰多年山跑賽事的壓力褲也報銷了,萬幸的是我只是擦損而沒有弄傷肌肉關節,不過看來我的下山技實在有待改善…

似乎我參加UTMT還是難逃血光之災…

川龍附近的農田


來到響石墳場後我們便接回柏油路,然後要跑一大段引水道才到CP4。我當時感覺狀態不錯,不但沒有往年抽筋的感覺,來到引水道時更小宇宙爆發了一下直奔到CP4,一口氣趕過數名跑手。


接下來的賽道上落相對較少,最高的石龍拱和之前的大帽山相比只能算是嘍囉一名,不過在太陽西照下感覺還是有點熱,所以我們也不敢造次選擇慢走登山。賽道沿著元荃古道翻過山頭,其後從泥路小徑下山,之後的路段便相對平坦,我們的體力尚算不錯可以緩跑著前進。4時後TTF跑手開始出發,並且在鮮奶農場(CP5)後陸續追上我們。賽道上多了一批鮮繃活跳的TTF跑手後頓然熱鬧起來,而上屆TTF女子組冠軍Marie在超越我們時更親切地為我們打氣,很難想像已年過四十有多的她還能在100公里級別的比賽中奪冠,實力超然。

石龍拱附近可以一覽荃灣


Marie今年持續強勢,成功衛冕TTF女子組冠軍(照片來源︰Bob Kok)


馬拉松達人「金毛」楊錦鴻也有做義工支持UTMT (照片來源: Freebird)


接下來的一段同樣是相對緩和的小山丘,小上小落走起來不太費力,不過隨著天色轉暗,我們亦宣佈進入夜戰模式,前進的速度也略為放慢一點。快到深井的石階路時,我想起去年是在這裏摔倒,所以這一段走得特別小心翼翼,最終無驚無險來到深井。這一個檢查站有著瀨粉熱食,我們自然樂得在這裏大吃大喝並趁機大休一番。

深井特產燒鵝瀨粉

大休過後我們又再出發,走了近80公里的我們始終有點疲態,少了開步跑的動力,而朋友更受著日間過熱、狀態失調影響而一直不舒服,速度也放慢了一點。這一段有不少柏油路段,我們只覺在山中左拐右轉,兩旁又總是千篇一律的茂密樹林,跑著跑著總覺得自己在原地踏步,一點都沒有前進的感覺。好不容易來到SCP7,熱心的義工安撫我們說︰接下來到CP8都是下山路,很快便到了!我們心裏只是苦笑︰這種美麗的慌言和我們平常經常說的「轉眼便走完」沒有兩樣。不過從這裏開始路旁的樹林稍為變疏,我們不時看到山下微微反光的大欖涌水塘,再走不久還穩約看到遠方市區的點點燈光,雖然當時距離檢查站還有很遠,但是目標的出現讓我們士氣一振,而兩旁的風景變化也讓我們找回前進的感覺。人就是這樣,同樣的路段下,有目標沒目標跑起來感覺可以有天壤之別。最終我們花了14小時51分來到CP5,這時間比去年快了十多分鐘。我們在這裏取回drop bag,趁著打包的空檔也休息了好一會,然後才出發往大棠。

全靠大量義工熱心支持,大會才能在162km賽道上開設24個CP及SCP,還有在不同路段上站崗的義工


離開檢查站後我們先要跑街然後再跑引水道,在晚上沒有風景可看的情況下,這些平淡路段令人感覺特別漫長。我們在跑過麥徑十段後便沿著屯門徑上山,平日這些小徑我們不費吹灰之力便走完(XP),今天又累又睏的我們中途看到石椅便如遇救星般坐下來小休,那時的我開始想︰現在已經覺得累,怎樣應付餘下的60K賽程?


累還累,眼前的路還是要走的。在穿過藍地水塘及洪水坑灌溉水塘後,我們便要應付大棠前的最後大魔頭公庵山。對我們而言,這座只有300米高山的確比大帽山更「惡啃」,狹窄的泥路──有時根本只有一條及膝的深坑──難以落腳,坡度又是陡峭,即使我們有昔日比賽時走過的記憶,但比賽重走這山頭我們仍然怨聲載道。咬著牙關登上山頂後,定一定神才留意到這一片天水圍夜景,群山環抱的平原上點著家家戶戶的燈光並形成燈海,而弧形的西部走廊則似為這片平原畫下城郊邊界,這片曾經被形容為「邊陲」、「圍城」的市鎮今天已經是萬家燈火,昔日的郊區風貌漸漸不復見,看著這個畫面讓人好生感嘆。

天水圍及往大陸蛇口的西部通道


公庵山的下山路有一些原始小梯級作為輔助,本以為這樣下山會較為容易,但可能是累的關係,我感覺走得極費力,著急之下更是摔了一跤,還好梯級上沒有鐵釘,否則插穿手腳的話我便可以提早回家。走過漫長的石梯後我們來到禪師寺,寺裏有一名義工指導跑手前進方向,我看到這位義工孑然一人在漫漫長夜中守在這荒山寺廟內,真想給他一些掌聲。下山後我們沿著馬路小跑一會來到CP8大棠,這亦代表我們只餘50K的賽程,但正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50km對我們來說似乎還是覺得遙不可及。


我甫坐下身體的不同肌肉便傳來種種抗議的訊號,已經分不清是累是酸還是痛,這個時候我只想吃過熱騰騰的餐蛋麵。說起來雖然比賽期間我偶爾會有種反胃、嘔心的感覺,但是整體來說我的消化系統工作正常,每到檢查站我都有胃口吃東西,吃得才能走得,這絕對是能否順利完賽的關鍵。


我們在檢查站又拖拉好一會後才再度出發,大會在賽前宣佈CP8往四排石山的一小段路會改道,所以我們在離開檢查站後先在市區走了頗長的一段時間,接著才回到四排石山。這山的山勢不高但卻反覆上落,有點乏力的我開始想怎麼山頭這麼多、檢查站這麼遠,當我們路過石椅時也忍不住坐下休息,直到看到一名名跑手超越我們後,我們才不情不願地再起行。


不知上落了多少次山頭後,我們終於來到SCP9,接下來我們要沿一段陡直泥路急速下山,下山時我雙腿發軟,結果梅花三弄再三摔倒,但近乎奇蹟地沒有傷到筋骨,非常托賴。我戰戰兢兢下山,來到谷底後便要半剷林地登上蠔殼山,對於當時的我來說,能夠上山反倒像是一種解脫︰至少不用擔心跌倒吧。還好蠔殼山沒有很高,沈著氣慢慢走便到山頂。下山時其中一段跑手要沿著鐵絲圍欄走,黑夜中我頓時覺得自己像是非法入境者在邊境偷渡似的(還要在漆黑晚上),我們不是來跑山的嗎?為甚麼會變成偷渡者?


好不容易回到市區,雙腿終於可以舒適地落腳,也算是攻克這一段賽道,但這一段感覺上消耗我甚多體力,我即使在平路上也走得有點搖晃,體力像缺堤的河水般不斷流走,然後想到餘下的路段更費力便教人有崩潰的感覺,我已到達自己的極限了嗎?現在的疲累是大崩壞的前奏嗎?雙腿、膝蓋還能承受近40公里的上落嗎?與此同時,下山時一直繃緊神經的我在這刻忍不住放鬆一下,睡魔便乘虛來襲,視線開始迷糊、車聲漸漸飄遠、腳步變得輕浮(有這樣的好事?)、魂魄似乎飄離我肉體… … 咚!劇烈的痛楚把我的魂魄拉回來,原來撞上了欄杆,還好只是手臂撞了一下,不過全靠這麼一撞睡魔才被驅散了一點。我們半夢半醒下抵達逢吉鄉,身心俱疲的我們二話不說又是大吃大喝,眼角看到站內有頂休息帳篷,這時候睡魔似乎又飄了過來,或許在裏面小睡一刻也是個好主意… … 還好凌晨呼呼的寒風吹來直教我們打冷顫,而最佳的取暖方法自是動身起行。


這一段我們先要征服雞公嶺,開首一段是連綿的梯級,微微的寒風吹拂著我們,似要催促我們快些登山,我們慢慢地拾級而上,走了好一段時間身體才暖和起來,再走不久便迎來2017年最後的一個日出,橙紅的太陽從遠方的山腰間探出頭來,為我們帶來光明與溫暖。有甚麼比冰冷長夜過後看到日出更讓人振奮的事?

在雞公嶺看到2017年的最後一個日出


當天的雲彩也很漂亮


早上的朝陽似為我的身體注入動力,讓我們能夠以穩定的速度前進,不經不覺間便來到雞公嶺的最高點,接下來又是亡命的陡峭下山路。不過可能因為早前在CP9大休過的關係,我的雙腿像回復了點點元氣,身體也似乎找回緩跑的節奏,可以輕鬆地跑下山。回想起來當時我已走過一百公里、一小時前我在檢查站又累又睏,但此刻竟然可以跑跑跳跳,似乎傳說中的second life還真有其事,那種感覺挺奇妙。回望背後,金黃的晨光照亮這一帶山頭,如帶子般的泥路小徑沿著山脊向前後延伸,起伏的山勢沉默無聲,但慢慢的便能感受到那潛藏的懾人氣勢。這又是一個我很喜歡的山頭,那份安靜沈穩直教人平靜下來。早安啊,好好地跑完這場比賽,為自己的2017寫下圓滿句號吧。

雞公嶺


火速下山後我們來到SCP10,本來打算簡單補給便離開的我們看到義工竟然有熱粥供應,再趕也要吃一碗熱粥暖胃,超級感謝這一站的雞肉乾瑤柱粥(太豐盛了!),這意料之外的補給實在讓人窩心。離開SCP10我們又朝另一個魔頭大小刀屻進發,開首一段又是連綿不絕、消磨人意志的梯級,曲曲折折的石梯讓人看不到終點,似非要教跑手們停步不可。經過天長地久我們才來到北大刀屻,這裏終於有一些小平路可以讓我們雙腿放鬆一下。我們沿著山脊線前進,右方就是我們之前走過的雞公嶺,如果說元朗這片平原是一個湖泊,屹立的雞公嶺就像其中的一座孤島,看著它挺拔的山勢很難想像自己竟然可以走過這一座山頭。


在翻過大刀屻及其後的一個小山後我們又可以發揮下山技,不過體力下降的我們不像剛才下雞公嶺般那麼流暢,但和去年我撐著行山杖一步一拐的落山情況相比,今年我還可以輕跑下山已經是長足的進步。雖然這座山扣掉我們不少體力,但我們又覺得過程比預期中輕鬆一些,而克服過大小刀屻後更讓我們士氣大振,這個時候開始覺得終點不那麼遙遠了。

大刀屻


來到CP10嘉道理農場遇到讓人垂涎的熱炒飯,這又讓我們開動了一番(題外話︰吃這麼多難怪賽後我的體重一點都沒有減少…)。比賽來到這裏我們已肯定沒法30小時內完賽,但是以31小時為目標則尚有機會,而且我們的名次從下半程開始便一直守在30名附近,所以心裏憧憬維持著這名次到達終點。


離開檢查站後我們先要登上四方山,這一段路我們在過去一年內走過無數次,心裏對這一段路有種微妙的安心感,所以儘管我們上山時還是有點乏力,但是沈著氣慢慢走,不經不覺間便返回大帽山上的麥徑路段。我們逆行一小段麥徑後,便來到SCP11,亦即是往碗窰的小路入口。

再一次遙望大帽山


猶記得第一次玩TTF前來試路時,我們在草堆中左鑽右鑽,密集的叢林就如迷宮般將我們困在其中,加上小路崎嶇狹窄碎石處處,一不留神又是摔得人仰馬翻,所以這一段又是我們非常討厭的路段。在比賽中我們心裏仍是不停抱怨,若果不是大會掛著大量絲帶引路,我們還真懷疑是否已迷失於叢林間。

四方山上往碗窰的剷林小路


走了好久我們來到一個名為「燕岩」的地方,只見狹窄的泥路就在兩排如屏風般的竹林中穿過,人在其中彷如穿過竹林隧道,也是別具特色的景致。穿過竹海隧道後我們還是不停下山,小徑不時越過溪澗,而兩旁高聳的植林遮蔽了跑手的視野,令我們無法得知自己的位置。正當我們走得天昏地暗時,我們終於來到小路的出口,一座廢棄村屋現於眼前,再小跑一段後CP11碗窰便出現眼前。

燕岩一帶的竹林隧道


來到這裏完賽已無懸念,就只差時間和能否守著排名。我們敵不過炒麵的誘惑,忍不住停下來品嚐一番,沒想到一名UTMT跑手匆匆來到,在簡單補水後便立馬出發,這種被追過的壓力讓我們不敢怠慢,連忙收拾起行(賽後翻看記錄,這位師兄單在這一段便快我們24分鐘,非常厲害!)。在這裏我們要征服最後的一座山峰草山,但和早前的眾多山頭相比,草山已經算是「平易近人」得多,從碗窰到鉛礦坳再到草山主要是石級路,我們踏著緩慢但穩定的步伐,心裏想著「只餘最後一個山峰了」來鼓勵自己不要停步,沒多久期待中的山頭終於出現了!從這裏開始是我們的凱旋回歸之路。


我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便邁開步伐往山下跑。想起去年的我來到這裏雙膝痛得只能走走停停,每次看到從後趕上的跑手絕塵而去,心裏便很不是味兒;今天我們來到這裏仍然可以輕跑著下山,這讓我有吐氣揚眉的感覺。微風吹拂下身體忘記了那百多公里的勞累,而路過的山友的鼓勵更如推動著我們,在這最後數公里路我們彷如重生般輕快地跑著,那種感覺很是痛快。突然之間一陣旋風刮過,原來是YTF的精英跑手們澎湃地疾奔而過,其速度之快自然不是我們這些「強弩之末」可以追趕。好吧至少我們不會再讓其他UTMT跑手趕過吧。


一條又一條的麥徑標距柱迎面而來、又漸漸離我們而去,我們很快便來到麥徑和往沙田小路的分岔口,從這裏我們便重踏昨天出發時走過的路。回想起來這一切只是30小時前的事情,但是在腦海裏卻覺得很遙遠。這30小時中我們走過高山低谷、體會過高潮低潮,但這些經歷卻如走馬燈般一轉而過,感覺有點不真實。我真的有走過160公里嗎?


沒多久我們便返回市區,一時忘形的我們還大刺刺地在馬路上奔馳。在市區中跑了好一會,終於看到打氣的義工,終點在望了!我們跑過最後的一段路,直接衝過終點,時間是30小時43分鐘,總名次是23名,最重要是︰

我們又一次完成162公里的UTMT了!!!

UTMT完賽vest及水晶


比賽日期︰2017年12月30日至2017年12月31日
距離︰162km
時間︰30小時43分
總爬升︰9032m
總排名︰23 / 156 (156為總完賽人數)


賽後感想

這次比賽我們以SUB-31小時完賽,算是非常理想的成績,自己也很滿意以這成績結束2017年,特別是比起去年我的「帶傷死捱」,今年的我比較能享受比賽,當然比賽中我難免覺得很熱很冷很酸很累很痛很睏很反胃很沮喪很怨念很燥底… …(下刪一千字怨言),但是這162km是個很神奇、也很讓人回味的旅程。其中我在四排石山一段是比賽中的最低潮,體力精神都有消耗殆盡的感覺,而眼前的一座座高山又是打擊士氣,但是在逢吉鄉大休以及破曉以後,我的戰鬥力便回來了,這種由低轉高的轉換過程是整個比賽的轉折點,也讓我有力量帶著笑容完賽,感覺非常棒。


這次比賽能夠造出好成績,除了過去多個月來的練習讓我打下穩固基礎外,在比賽期間我也有多把握機會進食以補充能量,而且我們在檢查站逗留的時間也較長(至少和剛過去的TNF比較),這讓我有較多休息及進食時間,所以我在比賽下半場還有氣力跑動,完賽後的我感覺甚至比之前的TNF還好。


「山不在高、路爛則名」名不經傳的公庵山、蠔殼山繼續成為賽事中備受我們咀咒的重點對象。此外四方山往碗窰這個「非山類」路線也有力和該兩個山峰角逐最多人「問候」的寶座。


要辦好一場比賽自是不容易,而要辧好一場160公里的比賽更是困難,漫長的賽道和跨越42小時的賽程都考驗籌辦者的策劃與資源安排,但是大會卻克服重重困難,把UTMT辦得有色有聲,連Marie也稱之為"world class event"。比賽無論在賽道設計、路線指示、飲食補給、行李安排等都有很妥當的安排。當然最重要是大會找來很多專業又熱心的義工支援賽事,沒有他們的參與,這個比賽會失色不少,我們也很感謝香港有這麼一群熱心的路跑/山跑份子參與其中,每次進補給站他們便如F1賽車入Pit般極有效率地為我們補給,又細心地噓寒問暖,結果最沒效率的通常是我們,因為補給太好不願離開(笑)。

義工們的熱心支持是跑手們的一大動力(照片來源︰Johnny Yuen)


在賽道上指示跑手的義工熱情打氣(照片來源︰Icefox)


  • 當然另一批不可不感謝的人是在山頭野嶺中守候我們的攝影師,不少人從早拍到晚、甚至和跑手們一樣兩日連續拍攝,而當跑手完賽後可以攤在床上睡到昏死時,攝影師回去後還在忙後期加工,沒有他們跑手們就少了一個精彩回憶(還有「呃like」的機會)。

眾多攝影師翻山越嶺,為求捕捉跑手們精彩一刻(照片來源︰Jenny Liu)


逾千名跑手、義工、攝影師在假期間有覺不睡、有大餐不吃,卻要捱更抵夜、餐風宿露,這其實是很難理解的事,但是這麼多人一起瘋狂的感覺還挺不錯(笑)。


今年已是第二次走完這條賽道,故此對路況有一定掌握,這對完成比賽及造出好成績非常重要。比賽的上半場有很多路跑段落,所以對於喜歡跑山的人來說可能會較為沈悶,但是下半場則是接二連三的大山,光是最後50公里就累積了近4000米攀升,所以保留體力很重要。另外UTMT賽道走過不少極崎嶇的路段,對下山的技術要求很高。這些路段在地圖上看不出它們的魔鬼之處,只有當你走過後才體會到它是多麼 _ _ 的(請自行填上形容詞)。


一如以往UTMT的完賽率仍是最低的,而50km YTF的完賽率終於稍高於115km TTF的完賽率,似乎更多YTF參賽者聽聞過這50km的難度而多作準備吧。

賽程
完成人數
起步人數
完成率
UTMT
156
246
63.41%
TTF
197
252
78.17%
YTF
347
438
79.22%

比賽期間和朋友說起自己其實很固執,然後他回了一句︰跑ultra的人都很固執的,終於明白我為甚麼這麼喜歡跑ultra──說笑而矣,跑ultra的人不一定很固執,但卻一定很頑強。


延伸閱讀

越難越愛 The North Face 100 (TNF 100) 香港站

25年的毅行夢 - 究竟什麼是4個人,八條腿,一條心的“毅行精神”?

【樂施毅行者2017】最神奇的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