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叔周報】你的跑錶只用來計時?

蝦叔
發表於2016/09/27
9,502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 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圖片來源:徐國峰網誌)

無論你用Garmin、Polar、tomtom還是iWatch,很多跑錶的價錢都不算便宜。砸了幾千塊錢,興緻勃勃把跑錶買來,每次練跑你戴著,甚至不練跑時你也戴著。儀器不斷為閣下提供數據,但撫心自問,你是否永遠只留意時間?心率也許有看,但看歸看,卻沒想過用它來監測、改善跑步表現,對吧?

早前看了一本書,覺得如果不推薦大家看的話著實心有不安。所以,以下的文字,也許像廣告。但可恨的是,我不能因此收到一分錢或一件贈品。我與作者,暫未認識。書之得來,也是蝦叔真金白銀去買才有。

利申完畢,好了,是哪本書呢?答案是徐國峰、莊茗傑著《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下稱《數據》)。

兩位作者都來自台灣,徐國峰是當地相當著名的三鐵教練、運動員,曾一度打破台灣超鐵紀錄,並寫下多部三鐵、游泳、跑步的訓練指導書籍。至於莊茗傑也是三鐵運動員,與徐國峰合作多時。在香港頗為跑者談論的羅曼諾夫姿勢跑法(pose running method),其中一本台版專著也是由二人所合譯。

錢鍾書說過:「一個人吃了個雞蛋覺得好,有必要非得去看看那母雞是甚麼樣嗎?」我自己,確是想去看母雞的那種「怪人」。一周幾趟訓練,表現時好時壞,跑錶每次都在同時提供了很多數據,卻沒有那幾個是看得懂的,這實在不是味兒。所以,在網上看到台灣有這本書,基本上我是看到書名已決定要買下。

書到手後,展卷而讀,竟然使我頗為認真地研讀了一整星期。讀後,最大的感覺是作者一套,與傳統訓練方法簡直是大相徑庭。例如,很多跑者都相信「天道酬勤」,愈勤力的就進步得愈快愈多。於是,大家都不停「索K」,不停在臉書公布里數,暗暗在nike app的里數榜上較勁。但作者卻說:LSD長課,千萬千萬千萬,不要練超過2.5小時。

作者指出,不少跑者滿身傷患,就是因為訓練不恰當所致。例如不顧一切刷里數、忽視LSD配速必須相對地慢才能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又或只重interval,卻不知道鍛鍊心肺功能,必須建立在一個良好的肌肉體格之上。作者強調,跑步成績是技術、體能、肌力三大條件的結合。

《數據》介紹跑錶上的數字,例如最大攝氧量、心率區間、步頻、觸地時間、乳酸閾值、垂直振幅等是如何測出之餘,更可貴的是闡述了這些數字對跑者來說有何意義,並且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去改善跑步表現、制定訓練課表,甚至決定實際比賽時的策略。

當然,作者強調「盡信數不如無數」。數字是死的,人才是活的。了解及分析數據,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升跑步表現。數值是一個參考,是為了使跑者更科學地了解自己,從而變強。如果過份執著,就是本末倒置了。

可能有人會覺得「跑個步啫,邊使搞咁多野」。但我覺得,跑錶都買了不只一支,長久以來若只流於人有我有,視之為計時器,拒絕認識其中數值的意義,那不是很諷刺嗎?何不給予機會這批「數據派」,讓他們闡述一下跑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練習固然必須勤力,但跑步知識進補又何嘗不是?

(附帶一提,徐國峰等人也創辦了兩個為跑者分析跑步數據的網站,裡面並有訓練建議及專論文章,大家有興趣的也不妨閱覽及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