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叔周報】長課令你認識香港

蝦叔
發表於2016/09/06
10,012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說起來很老套,但不得不承認是事實——跑步是認識社區的好方法,無論在香港,還是外地。

當然,這裡的跑步是指配速相對較慢的街跑長課。科學一點說,就是丹尼爾博士所提倡的「E強度」。這強度約是最大心跳率的65-79%,跑時你尚可與人聊天,很是輕鬆。丹尼爾博士說,別看輕這種看似輕鬆的練習,以此強度走長課,有助跑者「強化心臟與肢體末梢的有氧代謝能力」。在我看來,這強度還有另一好處,它使我有心情去留意社區。

長課除了增加跑者耐力之外,其實也同時增加了人對社區的認識。若可以選擇的話,相信絕少人的長課會甘於在跑步機或運動場完成。能在路上訓練的話,為甚麼不?

路上訓練,就牽涉路線規劃。通常小說作家的處女作,都會放入大量自身經歷,而長課路線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很多人開始走長課,都會以家為出發點,走出某個長度,繞個圈回到起點。哪怕只是五公里,第一次走完你肯定已經覺得是壯舉。因為那些地方,你沒想過單憑雙腳就可以抵達。

後來,同一路線走久了,經驗愈來愈豐富,長課也變得愈來愈長,甚至發展成普通人乘車也嫌遠的那種。久而久之,每個跑者心目中都儲藏了一批長跑路線,你的青公,他的環島。

直到有一天,你與跑友談起長課路線,才驚覺自己對路上一事一物竟然比自己想像中更要熟悉——南風道於哪個路口走上金夫人徑,青山公路上幾個海灘的次序,你全部如數家珍。試想想,這些是你即使乘車乘一輩子也未必會留意到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為你長課前四出探問經驗跑友,然後在谷歌地圖按這按那呆上半天去規劃路線,再用身體去實地感受所致。準備一趟長課,是很多人一生之中對香港地理最認真看待的時候。

發展下去,香港已經不能滿足你。每次旅行,你都不忘在行李箱中放上一件跑衣與一對跑鞋。杭州西湖、東京皇居,到塞納河畔,你全都想留下足跡,將它們都囊括成你跑步app中的一筆筆紀錄。每個城市都有與別不同的氣味,跑步教這些氣味格外深入肺腑。跑者遊,是另類的深度遊。故在不少城市,都有機構開辦跑步旅行團。例如在布拉格,就有由人帶你由查理橋,經過城堡,走到斯特拉霍夫修道院。

跑步原來這麼拓眼界長知識,試過的人,才能深切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