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馬】渣馬──香港最成功的維穩組織

園丁
發表於2015/01/20
2,105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圖片來源:主場博客)


體育雜誌《SportSoho》三月號有一項調查,發現九成參賽對起跑時間「可接受」,只有9%認為「太早」,1%認為「滿意」。若果把問題改為「是否滿意渣馬?」,從賽事極速爆滿的踴躍程度,九成人接受渣馬一點也不意外,園丁只是代表9%的小數。即使渣馬水平遠遠落後歐美日本,與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地位不成正比,但大家每年還是滿心歡喜鬥快報名,跑完開開心心Post相。


一個長期無進步、關心塞滿賽道多於跑手福祉、歧視侮辱輪椅選手的比賽、但仍然得到大多數跑友的接受,甚至獲廣大傳媒認同為「國際盛事」,足證渣馬搞維穩絕不業餘,叻過搞比賽多多聲,高威林確是香港難得的政治人才。憑維穩的卓越表現,高威林不單止是下任特首黑馬,更是政治局常委級的人才。


渣馬維穩空前成功,主要有幾方面。第一,收取極便宜的報名費,以塞爆賽道代替加價賺錢,跑手的要求自然相應降低,失當安排也有藉口開脫,例如:「300蚊,有得跑、有件衫,仲想點呀?嘈下連跑都無得跑!」這些說話也聽得多。(題外話:其實嘈與無得跑,又有甚麼關係?因為主辦渣馬的田總,比你更需要渣馬,你可以隨時罷跑,但田總唔會揮刀自宮、自斷米路。)


渣馬同時把太早起步、隧道空氣差、賽道沉悶的責任,大腳傳中給政府、區議會及嫌阻街市民,如彼拉多洗手般事不關己:「要怪就怪政府唔肯封路,我哋都無辦法」。


第三是,渣馬有教練、精英運動員和跑會作盟友,他們也是香港賽事的中流砥柱。香港只有田總才有資格發教練牌、派運動員代表香港、預留賽事名額給跑會等,既然要靠田總搵食,便要與田總維持良好的關係,怎可能與田總抬摃?況且跑會、教練每年都靠渣馬辦長跑訓練班,若人人都罷跑渣馬,誰來參加訓練班?


而且教練和跑會骨幹的思維,並不比田總諸公進步,往往只重以技術、專業的角度分析比賽,例如批評裝扮的跑手搞搞陣,質疑民間補給令選手身體不適,他們的盲點是只視馬拉松為優勝劣敗的陸上競技而已,不懂得從與民同樂的角度欣賞。至於賽事氣氛、跑手的感受、如何鼓勵全民參與、輪椅賽的安排,更不是他們關心的事。


結果馬拉松的意義被掏空了,僅僅餘下砌成績、做PB,時間成為衡量成敗的惟一標準,弱者無資格批評說三道四。專家的身分更令他們在傳媒上,擁有更響亮的話語權,讀者和新一代跑手也往往視他們為榜樣,影響他們對馬拉松的看法。


再加上完全不懂馬拉松的傳媒,連渣打香港總裁洪丕正稱「渣馬超越波士頓馬拉松」,這種大言不慚的笑話也天真地相信。本地傳媒每年都把這個本土、沉悶無趣、不近人情、沒有世界最頂尖跑手參與的比賽,大量灌水充撐「國際盛事」;攝記拍幾個化粧跑手,就當成「充滿歡樂」、「與民同樂」和「嘉年華氣氛」;輪椅賽由全馬縮至半馬、到今年縮剩十公里,有傳媒隻字不題減剩十公里,反而稱之為「首辦十公里賽事」,從來沒有用做新聞的心態,批判渣馬。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因素是主流跑手的心態。他們普遍接受現狀,認為追求日本的水平是不切實際,因為兩地「國情、文化不同」,而且也缺乏正義感。當他們連掛條藍絲帶跑、聲援言論自由也不願意,認為這是「令運動政治化」,但又無視年年由特首、官員鳴槍的政治性,無視田總壟斷主辦權背後的政治利益,只滿足於創PB。他們又怎會為輪椅選手被歧視而發聲?怎會認同渣馬要改革?


跑手是香港人的縮影,香港甘於做順民的人多的是,抱著潔癖、冷酷、虛無及犬儒的心態不問世事,甚至樂於協助當權者維穩,很難期望跑手有另一種表現,就算是sub 4的A餐也不一定是好人,可能只是一名只顧訓練、砌PB、看不起慢跑手的跑膠而已。只有跑手醒覺,明白馬拉松也要做到of the runners, by the runners, for the runners,香港馬拉松才有望起錨。可惜,這一天似乎較落實真普選更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