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宮外苑24小時挑戰賽港人第一 施Sir

艾頓
發表於2016/01/04
4,858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前言

跑步運動除了是人同人之間的競技,更大程度是人同自身極限的競技。當人類愈來愈接近以2小時完成一個馬拉松之時,長跑比賽發展至今,除了比較跑得多快,也在比跑得多遠。


原來馬拉松之外,有更加長途的賽事,稱為超級馬拉松。超級馬拉松是指所有比賽距離比一個馬拉松更長的比賽,比賽模式五花八門,大致上可以分做固定時間內的比賽與固定距離內的比賽。



超馬好手施Sir(圖片來源:Elton Lam)


現在香港很多熱門的長途越野賽也屬超馬範疇,如50公里、100公里、100英里賽,當中的樂施毅行者及雷利衛徑長征更是歷史悠久,前年開始,香港跑壇有一班熱心跑手組織了香港超級馬拉松協會籌辦道路上的超馬賽事,除了有固定距離,也引入了限時內跑得最長距離的繞圈賽,有限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等。為很多長跑好手提供了一個挑戰自己的新方向。


日本是長跑大國,除了每年舉行很多場馬拉松賽,超馬賽也有很長歷史,當中剛剛2015年12月20日完成的日本東京神宮外苑24小時挑戰賽已經到了第10屆,也是日本超馬國手的選拔賽。香港超馬協會亦是第二年安排香港跑手參賽,七位跑手中以施性概先生(人稱施Sir)跑得最長距離(226公里),更得到第13名的優異成績。



施Sir參加神宮外苑24時間的號碼布(圖片來源:Elton Lam)


神宮外苑24時間賽完賽證書(圖片來源:Elton Lam)


準備與訓練

比賽時限24小時內不眠不休地跑動是難以想像,但如何練就這種功力更加難以想像。施Sir本身是多年的長跑愛好者,2009年發現跑步原來可以很有趣,喜歡跑去不同的地方去探索,漸漸愛上長途跑步,當別人坐車到郊外遠足,他可是從家裡跑到郊外看看風景才回家。他先在香港四處跑,每次去旅行都必定在該處晨跑,試過獨自在台灣綠島跑一圈,中山港跑到九洲港、深圳跑上廣州,沖繩環島跑。長途耐力便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真的是成功非僥倖。

剛剛那一屆神宮外苑24小時挑戰賽的比賽詳情到2015年8月底才公布,施Sir還要等學校訂好年底聖誕假期及向校方申請假期,才可以決定報名,所以根本沒有一個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又或者施Sir的跑步習慣已經是一個訓練計劃。他平日也是跑步上班下班,即是台灣所謂的通勤跑。家住青衣,在跑馬地任教職,施Sir每日便是在香港站下車起跑,取道寶雲道上班,下班亦如是。每日這樣來回共十四公里慢跑,加上週末動輒也是五六十公里的長課。其實他早已經準備上陣。



賽前合影(圖片來源:施Sir)


施Sir為達到為自己訂下的比賽目標速度—每小時10公里,並挑戰240公里,所以賽前調整了一下訓練量,於平日的通勤跑提升了速度,週末的長課加長了距離,可是既要兼顧工作又要照顧家庭,要到賽前兩星期12月5日才能勉強安排一次終極長課,原本計劃是環新界跑一圈約180公里,以比賽目標速度每小時10公里進行,可是中途下起大雨,雨水混和著汗水,令大腿內側磨損,不得已提早回家,以16小時52分完成了150公里。


訪問期間,小編不禁問起 :「施Sir 你操練里數這麼的高,試過受傷嗎?平日如何休息及復原呢?」施Sir表示他亦曾試過足底筋膜受傷,那時便以急走代替慢跑,一個月便痊癒。若之前一課操練太辛苦,也會改以恢復跑代替操練,若累得不願跑步,便索性以走代跑,他認為保持運動量能加快血液循環,血液輸送養份有助修補肌肉筋腱及帶走廢物,有助復原。


場地

神宮外苑24小時挑戰賽於日本東京明治神宮外苑舉行,賽道圍繞聖德紀念繪畫館及明治神宮外苑軟式球場,形狀有如運動場標準400米跑道的放大版本,長度為一圈1.324公里,施Sir盛讚此賽道較易做得好成績。此賽道比他之前參加的兩個24小時賽的筆直來回賽道有一個明顯好處,就是不用在兩端的折返點轉彎時減速,可以保持速度順著彎道跑。



比賽場地位置圖(圖片來源:神宮外苑)


比賽場地實景(圖片來源:施Sir)


補給

施Sir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是次比賽,但憑著過去兩次24小時賽的經驗,其實亦開始掌握比賽的竅門。他在這次比賽中認真留意圈速,隨時留意自己的狀況。


為了保持預訂速度,他也感受到分秒必爭的壓力,盡量縮短補給時間。不過,大會嚴格規定每位跑手最多只能有一位補給人員,而這位人員不能中途換人也不能與其他跑手共用,這令施Sir及香港超馬協會的隨行人員大失預算,而跑手寄存的物品亦給放在較遠位置。施Sir便索性只倚靠大會的補給。



每位跑手最多只能有一位補給人員(圖片來源:Elton Lam)


大會的補給食物不錯,有飯糰、麵包、烏冬麵、咖哩飯等,可惜吃完東西要做分類,例如果皮要放在筲箕內、紙杯紙碟要叠好、筷子放在指定位置,實在浪費不少時間。另外大會的補給人員做事實在一板一眼,施Sir每次進入補給站,除了先要在30多隻杯子中找回自己那隻外,也要等大會人員沖調飲品(飲品不是預先調好馬上倒出來)。施Sir只好用等候飲品的時間「乾哽」飯團與麪包,選擇飯團與麪包是貪其省下分類的時間。比賽期間施Sir大約四個圈補給一次,每次花上30秒至一分鐘,他估計補給安排好一點他很有機會跑到更高的里數。



杯子需自行準備(圖片來源:施Sir)


天氣

為了不和台灣的東吳超馬賽撞期,這一屆神宮外苑24小時挑戰賽改至12月舉辦,天氣非常寒冷,深夜更只得攝氏0度左右。大多數的香港跑手也抵受不了凜冽寒風,要在比賽後半段開始添衣,但施Sir本身不太怕熱也不太怕冷,比賽亦能一直維持跑步狀態沒有步行,省了穿衣及脫衣時間。夜深時天氣也確是寒冷,施Sir補給時也喝些熱飲料令身體舒服多了。


比實期間

施Sir於開賽前已前擬訂以均速1小時10公里(即6分鐘/公里)進行賽事,前80公里也是跟著另一香港好手羅楚健先生一同前進,之後,他跟著其他相同步速的跑手,相對其他日本跑手,施Sir沒有在深夜時份體能下降,前18小時一直維持1小時10公里的穩定步速,所以排名由第15小時起升至第4位,他亦曾一度想以完成240公里為目標,可惜第18小時後體力下降,步速降至1小時8公里,第19小時更因為要在洗手間排隊等候唯一的廁格,光等候已經浪費了接近3分鐘,還要加上塗抹潤膚膏等等,之後與第一位的差距由先前的8個圈拉開到11個圈,即是浪費了4公里的距離,排名亦由第四位變成第六位。



神宮外苑24時間賽比賽實況(圖片來源:施Sir)


這次3分鐘的等候令肌肉冷卻下來,之後再難以發力追回失去的時間,後來更發覺右腳腳趾有磨捐及滲血情況,幸好影響不大。當日出之後,深夜時份落後的跑手逐漸回復狀態,開始有跑手超前施Sir,幸好他的步速亦能維持1小時8公里,至第23小時亦能排名第九位。在最後一小時,有4位跑手竟能加速並超越施Sir,施Sir雖然沒有再一次掉速,但最後由第九位跌至第十三位,以226.169公里完成賽事並做出了個人最佳成績,其實第七位的跑手也只是229.617公里,第七至第十三位之間實力真的是伯仲之間。


施Sir對於名次更看重自己的發揮:「超馬就是這樣,有時順境,有時逆境,我只好堅持著慢跑,終於都能跑到226公里,做出個人最好的24小時成績。」施Sir這次個人最佳成績,不單是多年訓練累績而成,也同他總結了先前兩次的比賽經驗,及那份堅韌意志有很大關係。


其他賽事點滴

  ・賽會沒有安排流動廁所,只是用當地的公廁,因此要排隊,很費時間,施Sir也因此補給時不敢吃太多東西,好讓如廁次數減少,大概十個小時才上一次廁所。如廁完畢,也一定會重新塗上潤膚膏以防大腿內側磨損。

  ・施Sir的提神方法除了是洗臉之外,其實他早在一個月前已經準備 — 就是戒掉可樂,到比賽時喝可樂便會更提神。

  ・因為是長時間慢跑,用的是同一組肌肉,施Sir間中會短暫轉換跑姿讓肌肉休息。

  ・平時訓練的跑鞋比較重但保護好,施Sir比賽穿的那一雙是很輕吸震很好但保護能力一般的。

  ・有四張號碼牌,方便跑手添加衣服時使用,十分貼心。

  ・賽會規定比賽時不可以帶手機與相機,晚上9點到早上7點可以聽音樂,但其他時間不行。

  ・賽道旁都是銀杏樹,很漂亮。

  ・這是日本明年錦標賽的資格賽事,所以比較少外國跑手參加,大多數都是日本當地跑手。

  ・大會準備了兩張配速表給跑手參考。

  ・大會準備比賽效率極高,早上11點開始比賽,也是早上才開始搭營帳與搬運物資,大約兩小時就準備好。

  ・最後一圈賽會有很多工作人員站在賽道旁, 24小時時間一到他們便用粉筆在地上做記號,然後由測量員量度,非常有效率。

  ・有一個讓施Sir印象深刻的女生,她居然連續24小時站在同一個地方為跑手們打氣,其他地方也有零星的觀眾幫大家打氣。





施Sir間中會短暫轉換跑姿讓肌肉休息(圖片來源:Elton Lam)


個人簡介

特殊學校老師,天性樂觀愛和平,育有兩歲小兒。曾醉心於電子遊戲和LEGO玩具,一次偶然機會下跑過青衣橋,從此愛上四處跑步,夢想用雙腳走遍世界各地。


超馬簡歷

2015年1月參加第一屆健絡通香港24小時超級馬拉松,跑出219公里,排名第六,香港第二

2015年4月參加於意大利舉辦的超級馬拉松24小時世界錦標賽,跑出205.公里,排名85,香港第一


毅行者活動

由2013至2015年共三年帶領不同學生完成毅行者

完成時間

2013年44:57

2014年46:52

2015年44:55


編輯精選

超馬高手原良和 教你跑步秘訣



延伸閱讀

超馬猛將林家禧 勇破香港紀錄

香港超馬精英揚威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