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比賽的文化差異

發表於2015/12/23
2,161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本想說說那個所謂「香港跑步節」,但議題複雜,我試試從另一角度切入。


高木直子的《一個人出國到處跑:高木直子的海外歡樂馬拉松》及歐陽靖《旅跑.日本:歐陽靖寫給大家的跑步旅遊書》等所呈現的海外馬拉松旅遊,本意就是在軟銷一種近乎文化差異式的民族主義體驗。


我們去日本涉谷血拚都悶了,加上羡慕他方嘉年華會式馬拉松的投入,最新的facebook呃like必殺技,就是到世界不同的地區城市,參與感受彼邦馬拉松的獨特氣氛--吃不同產區的香蕉、披上不同質感的賽後大毛巾。



(圖片來源:James@跑步之風林火山


我看過的照片包括(並不限於)比賽及打氣女生的氣質照、取號碼布會場各種精美紀念品、流動洗手間的不同款式、為運動員鬆腳的按摩師、麻糬、紅豆湯、素冷麵……有些還直接在向香港渣馬提出控訴,為何我們的馬就是沒有別人的乜乜乜云云。


近年多了內地旅客喜歡參加香港的跑山比賽,圖騰跑沿路都聽到不少普通話的叫喊聲,老牌山賽樂善盃更引入不少內地義工協助比賽,check point遞水的或蓋印的連同參與賽事的普通話加油聲此起彼落。即使大會義工努力提示或者banner也清晰展示保持郊野清潔的訴求,也不能阻止我親眼目睹有普通話人士在檢查站吃完香蕉,豪情的將蕉皮像擲鐵餅般拋到林邊遠處。


Check point義工的人肉錄音帶式「垃圾請放入垃圾袋」廣播也無法阻止,看著蕉皮遠飄的義工聲調轉變,只能透過聲音發出那一份無力感。過往樂善盃收過不同團體發公開信責難主辦單位,指其比賽致使賽後山頭都滿佈垃圾。


不知是否巧合,本年樂善盃舉行當日,某些關注團體首次舉行「保衛郊野公園日」,鼓勵自拍打卡,hashtag保衛郊野公園。無論倡議的是保衛郊野公園的「面積」,還是保衛郊野公園的「地貌」,跑山的人愛護郊野公園自然是理所當然;但是加添了參與人士文化差異的一籃子變數,主辦單位如何定調比賽細節,顯得格外複雜及進退兩難。


(圖片來源James@跑步之風林火山


剛過去的澳門馬拉松有不少港人參與,及後出奇的看到不少有關的分享文章,有讚賞的、有批評的、有關艷遇的、有很個人日記式的。



(圖片來源James@跑步之風林火山


總的來說,看到更多跑步文字的出現,就更能代表跑步產業化當中的論述部分的日漸豐盛。但是對於一個六十多萬人口的一個islanded城市來說(指其出入都需要經過海關),有一個「國際」馬拉松已屬不易,若拿其他著名馬拉松的氣氛、賽道設計、並肩跑手人數來比較其長短,未免有點苛刻。


朋友分享了一個後澳門馬拉松的故事:他們比賽完後隨便在場館附近找了一所足浴店舒緩腳部,在店子大堂按腳期間,一名非洲裔的跑手(不便說出是誰,況且他們也未必能夠準確認清楚)拿著兩大個澳門馬拉松獎盃進入店內,不是為了按摩,而是向店子老闆查詢,即晚與其奪獎友人打算在店內窄小按摩床睡覺過夜的收費。畫面是兩名國際馬拉松奪獎運動員及其閃亮獎盃,瑟縮在細菌滿佈的板間房按摩床上;翌日帶同獎金回鄉,為其家鄉生活可能帶來一點小漣漪式的改變。


奪標運動員沒有獲得冠名贊助酒店的房間款待,相反我們香港跑手(包括我)可能勉強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比賽,卻分秒必爭地在fb大晒獎牌及慶祝大餐的珍饌百味。這種無情對比令自己陷入責難自己「何不食肉糜」的反思。我們會跑,卻嫌棄比賽不盡善的細節;非洲裔跑手會跑,但是基本生活的大是大非卻無權投訴。「沒法接受渺小 卻望老天照料」所以就是咱們香港渣馬主題曲的歌詞。


我們還是有希望的,有澳門跑手不理會什麼大會規定,情願不落場比賽,實行自己的馬拉松自己救。他自發民間補給,帶同兩名女兒及一些糖果於賽道旁定點遞給選手。過後問女兒明年會否再來,「嚟!但可唔可以帶多張櫈!」。文化差異帶來的體驗,不論身在差異的哪一端,我們要學懂珍惜;至於文化差異引進的磨擦,就讓我們拿一點信心出來:我們不夠聰明,「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總會找到辦法的。」


延伸閱讀

澳門跑者 談澳門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