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叔周報】對大陸馬的五個觀感

蝦叔
發表於2018/01/12
2,309次點閱
2人收藏
加入收藏

記得自己在年多兩年前初寫「蝦叔周報」時,曾就大陸馬寫過幾筆觀察,後來又寫過兩篇「港人跑大陸馬答問」。來到今天,大陸馬多跑了幾趟,相關的資訊也看了好一段日子,2017過去,是時候將自己對大陸馬的觀察整理一下,談幾句老實私見。


一、野心不小,力求創新

暫時跑過七個大陸馬,從2013年重慶到早前的上海,幾年間耳聞目睹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無他,隨著經濟進步,中產階級崛起,炫富已不可恃,接下來就是「炫品味」、「炫態度」。考驗體力的馬拉松運動,自然受到不少大陸中產青睞。氣氛一烈,成了商機,人們就自然不會錯過。再加上城市因馬拉松搞得好而升價的例子愈來愈多,故這片土壤便引來大小城市紛紛插旗。要勝過其他城市,就必須思考在做好基本條件之後如何創新,如何引起話題。最明顯的,就是借鑑國外成功例子。例如剛談到的無錫馬拉松,就請來了東京馬相關人員闡述經驗。可以看出,他們可以希望向國際水平靠攏。


在2017武漢馬拉松中,限時前最後趕回終點的跑手獲市長贈送鮮花祝賀。慢腳跑手也得到尊重,這場面令我對大陸馬有點刮目相看。(圖:小蘇快跑)


北京、武漢、廣州、重慶組成「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唯獨一向口碑不俗的上海落選令人跌眼鏡。(圖:廣州馬拉松)


2017上海馬也隨著北京馬步伐取消了半馬,明顯也是向國際標準靠攏的舉措。(圖:解放日報)


二、科技掛帥,生態改變

近來傳媒多了報道大陸電子支付的應用情況,或許有港人對此嗤之以鼻,但無可否認,大陸在生活上應用電子科技確是比香港肯行肯試。在馬拉松領域,情況也是一樣。



由於跑步在大陸成了一門新興生意,故不少公司應運而生。像「愛燃燒」、「42旅」、「悅跑圈」等,除了提供比賽及練習資訊外,更搞活動、辦海外馬旅遊團,規模愈做愈大。在上海馬expo,有不少顯眼的攤檔都是由這類公司佔有。在展場中,他們十居其九都是以贈品吸引參觀者關注他們的微信號。所謂「得數據,得天下」,跑友微信的關注花落誰家,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除此以外,像「跑步維生素」等專門拍攝馬拉松比賽的網站,辦事效率亦相當高。像早前跑完上海馬,當日下午已可陸續搜到相片。他們還像iPhone X那樣加入人面辨識技術,希望參賽者可以更精確地找到相片。


三、物資濫發,環境遭殃

主辦單位為求賽事得到好評,每每就在補給方面打主意,反正他們資金不愁。補給豐盛本來不算壞事,但如果為了外觀夠炫,完全沒有考慮跑友的實際需要就濫發物資,那受害的只會是環境。


親身接觸的新近例子是上海馬。完賽後收到的香蕉竟然有紙盒盛載,盒中的蕉還裹了一層膠袋,這絕對是沒有必要的浪費。事後不久的廣州馬,賽後的蕉更有蕉盒盛載。我沒有跑廣州馬,但聽有參加的跑友說,不少參賽者都把蕉盒即時丟棄,肯接受贊助商「美意」循環再用的人又有幾多?


2017上海馬與廣州馬的完賽香蕉補給就是這樣。見微知著,若不遏止,恐怕浪費之風只會愈演愈烈。為此,我也特意在晴報專欄中撰文〈從一根香蕉說起〉談這件事。


深圳大鵬馬拉松一直是全中國馬拉松報名費最貴的賽事(300元人民幣),其參賽包之「豐盛」也成功搶得了跑圈注意。就像今年除了參賽服與完賽服,還有抱枕、拖鞋,甚至瑜珈墊。但這些,又是否每位參賽者都想要、需要呢?(圖:「馬拉松報名」微博公眾號)


四、安全意識,名大於實

大陸馬不少主辦者都明白,要追上國際馬拉松水準,除了使賽事有聲有色之外,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哪怕你的馬拉松辦得再多姿多采,只要有一宗死亡個案,整個賽事的甚麼優點都頓時化為烏有。


為達到這個要求,主辦單位相信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備好急救設施、人員。當中細節如何,個別賽事或會有所不同。就我所接觸到的大陸馬,急救站看似不缺,不少賽事更有「醫師跑者」在賽道上隨時支援。


為杜絕安全隱患,一些大賽的主辦單位會更嚴格要求參賽者出示體檢記錄,並嚴令禁止替跑,否則終身停賽云云。但最後,卻發現執行並不嚴格。予人感覺是「為做而做」,名大於實。


2017上海馬拉松要求選手出示「體檢記錄」。我照做如儀,但收記錄的小妹沒仔細看我那疊報告便就把選手包給我了。


在一片嚴打替跑聲中,2017北京馬拉松這個全國首屈一指的賽事中,仍有多人涉嫌以同一號碼布出賽,令主辦單位尷尬非常。(圖片來源:跑步維生素)


五、衛生噪音,仍待改善

在2017年跑的大陸馬,一如預期,吐痰情況依然嚴重。在外地,吐痰的選手不是完全沒有,但肯定沒有大陸馬的俯拾皆是。對於這點,我不會天真地相信在短期內有變,根本這是根深蒂固的國民陋習。惟盼這些事情會慢慢、慢慢、慢慢......改善過來就好。


衛生問題之外,更糟的是噪音。大陸馬由expo到等待鳴槍前的召集,為了營造熱鬧效果,現場喇叭常會調至極大音量。由播放音樂到所謂的領導發言,全都吵耳非常。同樣地,這種積習相信在短期內也是難以改變,參加大陸馬就要做好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延伸閱讀

以香港跑者眼光,看2018無錫馬拉松

林海峰的323,我的100

2017天童La France半馬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