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難越愛 The North Face 100 (TNF 100) 香港站

Horry Pong
發表於2017/12/23
7,301次點閱
3人收藏
加入收藏

TNF100起步照(大照照片)

TNF 100起步照片(圖片來源:大會照片)


香港有所謂四大100km越野賽︰毅行者、Hong Kong 100、The North Face 100、Translantau 100(其實再數還有Garmin 100和逆走100,但路線其實都和這四大賽相當近似),其中The North Face 100堪稱是100km組別最困難的比賽,全程攀升超過6000m,但是這麼艱難的比賽每年一接受報名便火速爆滿,其魅力不容置疑。


我去年抽不到的The North Face 100(TNF 100)今年終於中籤,比賽前有聽說過這項賽事相當「惡啃」,6300m的爬升差不多是100km山賽之冠,而賽道中更不乏崎嶇路段,賽前我雖然有加緊訓練,但自持自己好歹也「捱過」UTMT 162km,所以心裏沒有太過著緊6000+攀升這回事。我的盤算是︰我大概走過7成的賽道,心裏對路況有個概念,運用「Divide and conquer」大法每一段都變得「和藹可親」一點都不困難,至於餘下不熟悉的路段,路線圖顯示沒有大幅上落(題外話︰官方路線切面圖也實在「過於美化」,小心觸犯商品說明條例[笑]),這樣分析下100km就似乎不如「流言蜚語」所說般困難,我得到這個結論後心裏竊喜,甚至開始憧憬sub-18的成績。


比賽當天剛好遇著冷鋒,氣溫和濕度都驟降,正是作賽的好天氣,我心裏慶幸天時地利人和似乎都在我掌握之內。另一方面這是我今個賽季第一個100k賽事,雖然早前有參加過台灣Action Asia 50k熱身一下,但畢竟100k賽程長、變數多,心裏難免為此有點忐忑。


100k及50k兩項賽事均在早上8時同時起步,起步後跑手們便沿著新娘潭路往八仙嶺出發。今年因為漁農處封了部份八仙嶺自然徑,大會因此更改了賽道,跑手們需要跑一段較長的新娘潭路後,才沿著一條小徑接回山路。由於跑手眾多,狹窄的山道成為樽頸位,跑手們只能在緩緩上升的山道上魚貫前進,我們也不敢造次,只能以小跑完成第一段,不過對於慢熱的我來說,這種略慢的速度剛好讓我的身體預熱一下,所以今年我沒有了以往起跑時那種「待機中」的吃力狀態。

 近千人齊集大尾篤,準備挑戰這條艱難賽道(圖片來源:ComposeTheStory)


 跑手們起跑後往新娘潭路(圖片來源:Kinwa Yick)


 馬路轉入山路位置即成為樽頸位(圖片來源:Horry Pong)


我們輕鬆完成第一段,在烏蛟騰(CP1)小補給了一下後便踏上船灣淡水湖郊遊徑。說是郊遊徑但卻一點都不郊遊,這條小徑沿著山脊上上落落,而且小徑滿佈碎石,一些小斜坡又是陡峭,加上跑手眾多,跑起來還是要小心翼翼。走了十多公里後人群才稍為拉散,我們可以略為加速。這時我們已來到繞回烏蛟騰的下坡路,這裏又是崎嶇不平的碎石坡,這一段我們連跑帶跳,在穿過九担村後我們沿著村徑小跑一會便又回到烏蛟騰(CP2)。

 船灣淡水湖(圖片來源:Horry Pong)


第三段我們先翻過分水凹,然後便輕跑著來到荔枝窩,接下來的賽道基本上沿著海岸線前進。這一段平路甚多,是整個比賽中最輕鬆的一段,而且跑手也開始拉散,我們可以跑回自己的速度。當天微冷的天氣剛好帶走了跑步時身體散發的熱量,而兩旁的海岸及山嶺風光又是怡人,讓我們跑得好不愜意。從起步到鹿頸我們共花了4個半小時多一點,雖然距離做Sub-18還有不少距離,但是這個速度應該可以19小時完賽,而且當時我感覺自己狀況還不錯,對比賽成績又多了一點盼望。

 進入鎖羅盤前的灣口(圖片來源:Horry Pong)


離開鹿頸後我們先穿過南涌的田地,眼前的一派漁鄉風光是我非常喜歡的地方,若果不是參加比賽自己還不知道這裏有這麼一片鄉村地帶,而每次走過我總覺得自己像離開了香港。接著我們沿著南涌郊遊徑登上龜頭坑,這算是比賽中第一個上幅較大的高山(之前的山其實上落不大),還好賽前我有走過這段,故對山路有印象,我們邁著不緩不急的步伐,不算太費力下便登頂。落山後我們來到鶴藪,當時我以為可以走平路到CP4,沒想到眼前突然殺出一座小山,這個小小的「驚喜」其實並不費力,但卻似要向我預告︰接下來還有更多「禮物」在等我呢。

 南涌(圖片來源:馬木幾)


到達粉嶺後我們已完成38km,時間是挺理想的6.5小時內。這裏也是100km和50km跑手們分道揚鑣的地方,大會有一個別有心思的安排︰體力不繼的100km跑手可以在這裏選擇轉戰50km,完賽後同樣可以獲得50KM的完賽獎牌,所以這裏恐怕是不少100km跑手們天人交戰之地,向左走向右走就全憑一念之差,但日後卻可能教跑手們後悔/銘記N年。


我們在這裏取回Drop bag並小休一會後再出發。這一段出現了TNF的第一個大魔頭︰龍山,也是跑友經常提到的「大佬」之一。我們對這座山毫無認識,只見跑手們沿著一條崎嶇陡峭的泥路翻過龍山,雖然路徑不很長,但是小徑狹窄難於落腳,一步一步走得挺累人,還好比賽當天路況乾燥,若果遇上雨天上落龍山的路段應該會成為跑手們的煉獄。這座龍山雖然吃力但尚不足以打跨我們,離開龍山後我們抵達粉嶺,在這個檢查站我們可以吃上一口熱騰騰的白粥,能夠感受那份溫暖及綿潤實在是比賽中最大的幸福(跑山人其實很易滿足的,哈哈)。

 跑手們從龍山沿著小徑下降至粉嶺(圖片來源:Elton)


接下來的大小刀屻及大帽山差不多是我們這一年內走得最多的路段,所以儘管這時我略感疲態,但昔日的練習記憶讓我知道︰只要沈著氣慢慢走,這一段沒有想像中吃力。果不期然走著走著大小刀刃的三上三落就在不經不覺間完成,我們在這一段的分段時間甚至比練習的平均成績還要快一點點,這讓我們又多一點信心。


到達梧桐寨檢查站(CP6)時已然入黑,正式開始下半場的黑夜之戰。在打「大佬」前我們大休了一會後才出發。這一段同樣是我們熟稔的路段,沒有特別覺得辛苦便來到四方亭,但腳還沒踏上麥理徑浩徑便已感受到凜冽的狂風,面上、十指都感受到那如刮骨般的冰冷感,還好寒風是間歇性而非連續不斷,否則我們真有夠好受。我們沿著馬路走到大帽山山頂的147標距柱,接著便要S形下山,已有數年沒有參加毅行者的我可以在這裏看到整個荃灣、九龍的萬家燈火夜景,心裏突然有種「這裏是我家」的感覺,而身在冰冷山頭被颯颯寒風吹襲的我更是懷念家裏的溫暖......

 冒著被呼呼寒風吹到發暈也要拍下這個萬家燈火夜景(圖片來源:Horry Pong)


不過話說回來,當時的我雖然覺得寒冷,但至少還不是2016年寒流襲港時那種「墮指裂膚」的雪地感覺,否則以我只穿短袖快乾衫+臂袖+波波褸隨時會失溫。加上我們下坡時還有力氣跑動,運動讓我們產生基本熱量來抗衡寒風,至少身體還是感到溫度,就只是指尖及面部被吹得僵了點,但整體感覺還可以接受。我們跑至大帽山停車場後便離開麥徑,跑不了多久便來到施樂園檢查站(CP7),和外面冰冷的世界相比,這個檢查站就如天堂般溫暖,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是這裏有熱飲供應,真是天大的恩賜。


環顧四週,略為破落昏暗的房間散落著行李和雜物,椅子地上不時坐著人,疲憊的跑手們縮著身體邊哆嗦邊喝熱飲,然後義工及支援隊員忙著照料跑手,若果不是現場伙食太豐盛、還有眾人的裝束太現代化,整個畫面看起來倒有點像難民受容所(笑)。想起來數百名跑手義工支援人員竟然為跑100km而瑟縮在這個荒山野嶺的房子裏,大家的神經肯定是少了幾條...


離開檢查站總是需要勇氣,而離開這個溫暖天堂重返地獄更是需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笑)。我們出發後便迎接整個比賽中最漫長的一段。晚空中寒風依舊,但腳下的柏油路換成山路,加上不時出現的碎石,體力下降反應又開始有點遲鈍的我不太有信心跑,所以只能慢步前進。山路蜿蜒地往下走,不久便來到響石墳場,雖然自己不太相信怪力亂神,不過深夜裏要我穿越墳場,感覺還是有點毛毛的,還好有朋友相伴,不然自己會不會疑神疑鬼又或看到不應該看到的東西。跑沒多久我們便來到龍門郊遊徑,這又是一條毫不郊遊的郊遊徑,小徑甚多碎石,走起來既費力亦費神,一邊走一邊聽到吵耳如發電機般的呼嘯風聲,似要嚇退我們這些跑手。我對路況不熟,加上路徑漫長,慢慢地我便焦急起來,而在趕路時我又忘記進食,結果在後段我體力下降不少,步速越走越慢,士氣也有點低落。好不容易我們要離開龍門郊遊徑,賽道便接往另一條通往鉛礦坳的山路,路徑在茂密的樹林中迂迴前進,不時還要穿越溪流,每次過澗時總要爬上跳下的,久而久之也消耗不少體力。


每一次過澗後我總盼望著熟悉的麥理浩徑,但一次又一次我的希望總是被陰沈茂密的樹林又或不見盡頭的漆黑所擊碎。那時的我只能停止思考,將注意力集中在步伐上,免得自己再追問終點在哪裏。走過漫長的漆黑小徑,熟悉的「麥理浩徑第八段」門牌終於出現,我們的苦難終於結束了。我們小跑了一段衛奕信徑後終於來到元墩下(CP8),回到人間的我如餓鬼般狼吞虎嚥(還好後來沒有肚子痛),大休了挺久才再出發。


大休過後的我狀態有回復一點,在接下來的一段衛奕信徑又可以慢跑一下,穿過太和時看著身旁的路人大多穿得像米芝蓮,反觀自己還是「薄衣輕裳」,感覺自己如外星人般格格不入。來到九龍坑山時又要登山,還以為自己會上得很吃力,幸好九龍坑山的梯級讓我可以慢慢登頂(這個時候開始喜歡混凝土樓梯了... ...),反而更吃力的是從九龍坑山下降至沙螺洞一段︰走過80km兼承受大量下坡衝擊的雙膝開始抗議,結果這段平日飛奔下山的路段這晚我只能拾級而下,耗費了不少時間。還好下山後檢查站(CP9)就赫然出現,我們終於來到最後一段了!


離開檢查站後我們先走了一段平路,接著才登黃嶺,平日走這山沒甚麼感覺的我這次一直想著「怎麼山頂這麼遠」,一路上都要用念力催促著自己別停下來。好不容易來到山脊,山路上上落落的我也不太有力氣跑,士氣也有點低落,腦袋基本上已經停止思考只餘下機械式的前進。好不容易走完黃嶺及八仙嶺的八個山頭,這時便要走一段筆直梯級下山,高高的梯級又是虐待我的雙膝,結果我又只能「一步一生」地走,過了很久才來到八仙嶺郊遊徑,這一段明明我們起步時才走過,但當時卻覺得那已經是很遙遠的記憶。

 黑夜中作賽經常就是這個樣子...(圖片來源:Vincent Chan)


我們半跑半走完成這段山路,返回新娘潭路後我們以為可以走康莊大道直奔終點,沒想到在最後一公里我們要轉入一條連Google Map也沒有顯示的小徑,而且還要「半剷林」地翻過一個小山丘,明明終點在望、賽事總監Keith Noyes卻還要在我們衝線前擰盡我們最後的一點體力(還有意志),他也實在太會「拆磨」跑手吧!咬著牙關翻過這座最後的小山(是的其實它也沒有多高,稱它為小山已經有點過譽了),我們期待已久的終點大門終於出現,衝線時間是19小時22分鐘,總算守住Sub-20成績。

 再辛苦也蓋不過携手衝線的快樂(圖片來源:大會照片)


這一次完賽心情有點複雜。考慮到TNF這條魔鬼賽道以及以自己的往績來說,Sub-20應該算是挺不錯的時間,但是這一年我的練習挺多狀態亦算巔峰,所以賽前我還信心滿滿以為可以再推快一點,所以賽後還是有點介意。回想起來我的上半場還算跑出水準,但是先易後難的賽道還是殺了我點點的措手不及,加上我下半場沒有注意飲食及把握機會休息、拉筋,還有在心態上沒有很成熟,所以一旦出現不熟悉的路段(如龍門郊遊徑一段)又或體力不繼而要上山時(如黃嶺、八仙嶺一段)自己便顯得浮躁,間接影響了比賽表現。另外我在晚間的跑山技還是挺弱,每次想開跑時心裏總會擔心拗柴,心態上沒法放開,這讓我下半場的速度放慢不少。萬幸的是這次能無傷完賽,而我亦很感恩又完成一場100km賽事,畢竟能夠完賽就是一種福氣。

 完賽毛巾,每次看著這條路線都不能理解自己怎麼可能走得完(圖片來源:Horry Pong)


TNF是一個辦得很成功的賽事。首先賽道的設計非常精彩︰它覆蓋了新界東北及中部大部份山區,經過一連串的鄉村地帶(烏蛟騰、南涌、荔枝窩等),對於外國跑手來說像是體會了香港的另一面,而且賽道又經過不同的地形、路況也不盡相同,除了「惡名昭彰」、「香港特式」的水泥路外,其實還有沙地、石路、河澗、泥路,穿越濕地、山脊、樹林、漁塘、海灣,加上那貨真價實的6300+攀升,真是令跑手「回味無窮」。最重要的是大會的安排非常週到,賽前的pre-race guide簡明扼要、檢查站的食物變化多且配合跑手需要(再次強調在嚴寒下可以吃口熱粥真是一種恩賜)、義工熱情幫助、賽道標示清晰、還有完賽後的熱食及獨有的刻字獎牌,每一項安排都讓跑手可以專心應付賽事,難怪這麼艱辛的TNF賽事,每一年仍是一位難求(還是跑手們都「越難越愛」?)

 今年的完賽獎牌繼續「秉承傳統」,兼具開瓶器功能,而且一樣有刻字服務,讓人愛不惜手

(圖片來源:Horry Pong)


話說蔡東豪今年也有參加TNF100,曾多次參賽但都鎩羽而歸的他這次終於成功完賽,賽後他在臉書分享到在比賽中一批經常被人忘記的選手︰追趕CP cut-off時間的跑手。這批跑手往往在比賽中段已經體力不繼、但同時要面對關閘的壓力,「退賽」本來是「合理」、也是最易的選擇,但這批人鍥而不捨、抱著最大的決心來打這場逆境波,我由衷地覺得這批跑手可能才是最頑固的跑手。

 

(圖片來源:Horry Pong)


大會公佈的統計。100km賽程只有6成半的完賽率,賽事難度可見一斑。另一方面男女選手的平均完成時間只差5分鐘,是否反映男、女選手在長距離越野跑的分野不如其他運動般大?


「 走過的叫足跡 走不到叫憧憬」五月天在《頑固》一曲中這樣寫道。如果你相信自己也是「頑固一族」,The North Face 100就實在不容錯過!


延伸閱讀

25年的毅行夢 - 究竟什麼是4個人,八條腿,一條心的“毅行精神”?

【樂施毅行者2017】最神奇的毅行者

甚麼是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