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測試】Nike Air Zoom Pegasus 34 – 迎接專業訓練

艾頓
發表於2017/12/09
12,584次點閱
1人收藏
加入收藏

Air Zoom Pegasus 34 是 Nike 跑鞋的長青系列,名字當中的 34 是指其悠長歷程史,從 1983 年第一代 Pegasus 面世,至今已有 34年,沉澱著多代 Nike 設計團隊對跑步的熱忱,並擁有不少傳奇。原來第一代 Pegasus 的設計師,便是 Nike 現在的主席 Mark Parker,他當時想為跑手設計一雙耐用、舒適及容易負擔的跑鞋,以「shoe for every runner」為目標。Air Pegasus 1988 及 1992 更分別成為 Nike 當年銷量最高的運動鞋。


不少世界冠軍級跑手平時訓練也愛穿 Pegasus,包括:1991 年世錦賽馬拉松銅牌得主 Steve Spence; 1500 公尺、3000 公尺及 5000 公尺美國紀錄的保持者 Bernard Lagat (他也是 Breaking 2 的 配速員之一);另外,連續兩屆奧運5000公尺及 10000 公尺的金牌得主,Mo Farah 亦曾表示 Pegasus 是他最愛的跑鞋。他的職業生涯大部份訓練時間也是穿 Pegasus。

用 Versatile 這個字來形容 Air Zoom Pegasus 34,可以說是十分貼切。Versatile 中文可以譯做多才多藝,顯淺一點的講法是多用途多功能。Pegasus 集輕量、反應、吸震得來亦有適當支撐,適合不同類型的跑手,既可以跑 Tempo,亦適合 Long Run。窩夫 (Waffle) 外底能應付不同類型的路面。

由 Pegasus 至 Air Pegasus 再變為 Air Zoom Pegasus
一般人幾乎將 Nike Air 等同於吸震出色,但不少跑友提起 Nike Air 總聯想到高高的鞋跟,跟近幾年提倡的自然跑姿,顯得格格不入。其實 Air 已經演化成不同版本,其中 Zoom Air 已經變得更輕更薄,吸震之餘更著重反應,在 Nike 的高階專業跑鞋也一定會見到 Zoom Air 的蹤影。

Pegasus 31 的腳跟部份的橫切面,連結氣囊上下的 Tensile fibers,是令 Zoom Air 比元祖設計的氣囊有更佳反應的原因 (圖片來源:Solereview)

Nike Air Zoom Pegasus 34 的結構圖 (圖片來源:Nike)


試著報告:
小編一個月前收到 Air Zoom Pegasus 34,試過在運動場,及街道上以不同的速度練習,吸震能力很好之餘,反應也不俗。信相因為是前掌及後跟都有 Zoom 氣墊,不論跑手以前掌定或後跟著地,也有足夠保護。


最令小編感受到 Air Zoom 的反應,是在運動場跑 Tempo Run,這是一雙很適合日常中高速以至慢部訓練的跑鞋,Air Zoom Pegasus 34 的窩夫花紋外底,抓地能力出色,亦令跑手可以穿它走過平緩的泥路,無怪不少精英跑手以它作 Daily Trainer (日常訓練用鞋)。


穩定性方面,鞋跟托將腳跟包得很舒服,鞋帶系統連繫著腳掌內外兩側的 Flywire,綁好鞋帶可以把腳掌固定得很穩很舒適。而鞋舌是與內層網面連成一體,跑步時絕對不會移位。鞋墊是用上 Ortholite 物料,輕量、耐用而不易變形,它的立體造型令足弓亦有適當的承托。



鞋身用上雙層的網面 Flymesh,腳趾部份的網眼大,很透氣,一點也不局促,如果同時穿著薄襪,腳趾有機會感受到空氣流動。鞋櫳內是無縫設計,不會發生因車線刮腳的問題。因為鞋舌是與內層網面連成一體,細小沙石不易從鞋面正面走進鞋櫳內。鞋身上的商標及鞋跟橫線花紋用上反光設計,令晚上街跑更加安全。

不得不提,小編著過的跑鞋不少,Nike 的鞋楦一向較其他歐美品牌略闊,較適合東方人的腳型。我在選 Air Zoom Pegasus 34 時也沒有刻意選大半號。

建議用途:
高階跑手:Tempo Run、長課、恢復跑
一般跑手:日常訓練、全馬或以下的比賽

基本資料:
重量:10.5 oz (男裝 US9 / EU 42.5 / JP27cm) 
             8.9 oz (女裝 US8 / EU 39 / JP24.5cm)
前掌厚度:19mm
後跟厚度:29mm
高低落差:10mm
鞋楦:D
貼服程度:適中

官網介紹:https://www.nike.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