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跑步科學】用行為經濟學助你馬拉松PB

發表於2017/10/15
4,537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行為經濟學?要嚟跑馬拉松?我講緊乜嘢?筆者從來都唔會教人 PB (Personal Best 個人最佳時間的簡稱)。這是第一次,也好有可能是最後一次。

早十年前大賣的魔鬼經濟學 (Freakonomic) 一書風行,筆者看後大有啟發。決定東施效顰,用行為經濟學 (Behavioral Economics) 幫助大家在馬拉松上 PB。


我準備了兩個答案,一長一短。如果不想看背後理論的話大可只看短的答案,長答案的冗長解釋不看也罷。至於實行與否請讀者自行決定,重申一次,筆者絕不會對此建議付上任何責任。


短答案:

大家馬上在 Facebook 向全世界宣報,下次跑馬拉松一定要 PB,做唔到就要捐一皮嘢畀某慈善機構。仲要不時 Repost 驚死人唔記得。


如果閣下真的做到,筆者恭喜你,你真係好有機會在下次的馬拉松PB。


長答案:

用行為經濟學可以解釋以上的行為。行為經濟有一套叫社會維度 (Social Dimension) 的理論。傳統經濟學的假定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是目標理性 (Rational) 為本,以獲得最大的物質性回報為單一目標。

但是在行為經濟學中的社會維度,一個人的選擇往往加入各種的社會壓力 (Social Force) 作為考慮點:如別人怎樣看你,和你想以甚麼形象出現於人前。當中跟短答案最有關的可算是承諾 (Commitment) 的考慮。

在短答案之中,要求閣下在 Facebook 公報天下,正正是使用行為經濟學中的公開承諾 (Public Commitment) 的伎倆。不停 Repost 也只是強化這個公開承諾的手法。



如果閣下訓練過程中覺得進度不太理想,想投降輸一半的話。對不起,遊戲開始時是沒有投降機制。投降的話請閣下馬上找數捐一皮嘢。就算你想搬龍門投降輸一半的話,閣下有兩種選擇:

A) 肯定輸(應該話捐)$5000

B) 80% 機會輸(捐)$10000,20% 機會平手。


跟據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Daniel Kahneman於2002因此理論得到諾貝爾奬) 指出,大部分人都會選 (B) 這個含有幸運因數的決定。展望理論指出大部份人都是討厭損失 (Loss Aversion)。如果你是這種人,決選擇一博的話 (不過你已經搬咗龍門僭建一個投降輸一半的藉口俾自己),閣下還是乖乖回去練習吧。如果堅守不搬龍門的話,相信不會有人咁早認輸。



好了,如閣下盡了一切能力都未能 PB 也不要太過介懷,只要遵守承諾捐錢便成。 又如閣下口講捐錢而不行動的話,可能出現心理學上所說反認知失調 (Cognitive Dissonance),簡單的講,當口講的説話和行為上有着極大差異的時候,會令人產生極度的不安的感覺,找數可能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最最最後的選擇當然是潛水或者認衰仔,由於這個層次實在太高,不在此討論範圍之內。


如閣下真的想用此方法但又怕自己會走數的話。外國有些網站可以幫忙。大概是在網站寫下明確的目標 (如減多少磅) 及時間,再用信用卡作為保證。最後找一個公正嚴明的朋友作為公証人。

如果達標的話,公証人一按制便會取消交易而並不收取一分一毛。如果不達標的話,公証人只要一按鍵盤便可跟據預設指令,把款項過數給受益人。受益人可以是朋友,慈善機構,或者是你最討厭的慈善機構 (咁都得!)。跟據資料顯示,最多人選擇的是「最討厭的慈善機構」。輸牙骹輸金錢已經是痛苦,連輸錢之後的唯一心靈安慰「做善事啫」這個最後保護網也失守的話。每當想到自己的辛辛苦苦賺來的金錢是捐給自己最討厭的慈善機構,這種厭惡感覺確非常人所能承受。


不要以為這種手法是筆者老作,這手法其實在 Runner's World 早有提及,筆者只是把這個非常手段本地化和用行為經濟學作為分析。這個方法確有點離經背道,筆者自問也沒有信心執行。如果有讀者成功用此方法 PB 的話,千萬不用多謝本人。


又如大家覺得這條橋行得通的,希望大家廣傳一下這個資訊,令多些人可以 PB。

預祝各位 PB 成功。


參考資料:

https://www.behavioraleconomics.com/introduction-behavioral-economics/

https://www.google.com.hk/amp/s/www.runnersworld.com/newswire/need-more-motivation-try-behavioral-economics%3Famp

伸延閱讀

【偽·跑步科學】阿甘 (Forrest Gump) 究竟跑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