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而行,樂在其中 - 穿丫拖由香港跑3000公里到遼寧的Richard Ho何炳根

發表於2017/07/08
6,334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前一陣子,小妹跟跑友午膳,席間有人說﹕「我們香港有一對夫婦,正用人字拖跑上北京途中,已經跑了一半路程。」

此話當真?? 雖然知道在台灣有不少朋友用丫拖(即人字拖)跑馬拉松,但由香港上北京路途要上二千五百多公里,路程完全是不能相比。莫說要用跑的,就是天天穿丫拖走路到北京,也會磨破皮吧! 當時心中覺得好不可思議。


及後受前輩Danny Sir影響,也想要開始用丫拖跑步,就上網找台灣那邊的店舖,希望能買一雙來試試。機緣巧合之下,就給我找到了丫拖幫幫主Richard Ho (何炳根)給我帶來第一對跑步用的丫拖。

當時有眼不識泰山,不知眼前的Richard就是用丫拖由香港跑上遼寧的神人異士,真是失禮。後來知道Richard曾做過如此壯舉,就當然不能錯過機會,邀請他們夫婦來個訪談。


(圖片來源:Richard Ho)


由香港到遼寧足有3000公里,比起Richard原定到北京為終點還要多出500公里。「原定跑到北京需要60天時間,但意外地只用了48天。眼看仍有12天的時間,而自己狀態又可以,就把心一橫決定多跑500km到遼寧的興城,我們最後過了山海關。若非太太需長期服用的藥物不夠,會再入瀋陽。」Richard說。


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概念?隨興之所致多跑個500km --- 腦袋中一時換算不過來。


「有人問我會不會覺得很累,或覺得渾身酸痛。可是我沒有呀!如果真的那麼辛苦,我們大可以到達北京後就回來,不用再跑下去。」Richard說。「一切都是累積得來,為著今次跑上北京,早就於去年開始操練,讓自己適應習慣每日高里數的跑量,去年9月已做出單月最高里數超過1600km。」


如超人般的耐力及體能,讓我很好奇Richard是否本身是個天賦異稟的運動奇才。「跟太太拍拖前很少運動,反而是她帶我開始。婚後大家假日常常一起上山,慢慢的發現可以走得快一點,就開始跑山,之後就開始參加山賽。」原來何太(秦鸞麗)是個運動健將,平日上山不下於20-30km的路段,更是個超級毅行者(於18小時內完成),也難怪Richard在不知不覺間建立了深厚的基礎。[有關何太更多的描述,敬請留意下一篇訪問。]


(圖片來源:Richard Ho)


「剛開始跑山純粹跟太太星期六日去,在山上上上落落可以就跑一下。平日也沒有練習,覺得那只是玩玩,沒有太過在意。偶爾參加一下山賽,或全馬賽事。


直到2015年跑完香港渣打馬拉松全馬賽事後,才想認真去練習路跑。因那時候讀了日本超馬好手關家良一的書,提及他為答謝台灣捐助日本地震救災,自發以長跑方式用13天環台灣一圈。但關家良一在環台第五天已出現嚴重的腳痛,但仍堅持完成餘下里數,回國後檢查竟然是脛骨疲勞性骨折。我對他的堅毅精神深感敬佩,同時也激勵了我,想要嘗試跑步環台。


所以就跟太太商量,利用當時早已訂好原作旅遊用,5月份的台灣機票作環台。簽証機票可逗留30天,就預計用廿多日去環島,慢慢跑應該是可以的。


跑完渣馬是1月份,到5月環台中間有約4個月時間,就隨即開始長跑練習。那時我已退休,可以用很多時間跑步,也沒想那麼多,每天就出去跑。開始第一個月跑了700km,自己看著都嚇了一跳,沒想過一個月下來那麼高里數;之後再接再厲,單月跑超過800km;再來是一個月900多km。


但突然跑量激增,腳也終於出了問題。有一天我如常練跑,突然脛骨位置很痛,也不敢再跑就回家休息。可是到第二天連走路也覺得痛,想起關家良一提及的疲勞性骨折,自己也擔心起來,就到醫院檢查。幸好被我遇上了同是跑友的醫生,比較理解我的情況及做了詳細的檢查。確定是沒有骨折,但就必需要休息。


雖然當時很快就到環台的日子,但醫生說除休息外別無他法,所以在5月頭兩星期我一步也沒有跑過,只踏單車希望保持體能,但也不能踏太多,因怕再傷及患處。直至5月中才開始由5-6km再跑。因著傷患及體能的下降,我也沒什麼信心,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赴台環島,最後用了25天時間完成,也算順利。」


Richard經歷那次環台經驗,對跑步更懂得收放自如。「環台後有繼續認真每天練習,但會隨當日自己狀態能跑多少就是多少。出門前會想大約今天的目標,例如15km。到跑完時發現可以再跑遠點就再跑,如狀態不佳就少跑一點,不會限制自己一定要跑多少公里。


速度也一樣,平日我會選一個讓自己跑起來舒服的速度,約6分半至7分一公里。上北京時要跑得長,就放慢到每公里7分半 (不計休息時間)。如果跑全馬,我又可以快點,4小時內可完成(即平均速度5:40/km之內)。一切也是隨狀態及需要,再隨心而行。


我甚少參加有關跑步的比賽,因為不想迫自己跑得太盡。就是之前在台灣參加的超馬比賽,也只因為希望獲得在希臘舉辦的斯巴達超級馬拉松的參賽資格,一嘗心願。


就是跑步上北京那一趟,我每天也是樂在其中。到中午會停下來吃個午飯;一路上太太騎單車於前方替我買些麵包餅乾作補給,覺得累了或餓了就慢下來吃;也會停下來拍照遊玩;晚上到旅館就計劃明天行程,再梳洗休息。第二天一早起來又帶著愉快的心情繼續旅程。


(圖片來源:Richard Ho)


雖然說跑步上北京是一個籌款活動,也讓大家知道了。但我心想的是,如果可以便多跑一點,但假若出了問題或身體狀況實在不行,那中途折返也是需要的。能做到便做多點,不行也沒辦法,總要先顧好自己,有時候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順勢而行,樂在其中 --- 應該是Richard驚人耐力練成之奧秘。說容易不易,但說難也好像不難。問題是我們又容許自己有多少時間空間,去享受真正讓自己喜歡沉醉的事?


後記:

不是說Richard用丫拖由香港跑上遼寧嗎? 是他是什麼時候開始用丫拖跑步?


(圖片來源:Richard Ho)


2015年Richard兩夫婦跑步環台為香港癌症基金會籌款,有一位台灣朋友義務陪跑一天,他腳上穿的正是丫拖跑了幾十公里。Richard發現穿丫拖跑步沒有想像中的著地聲,跑來起很靜,看上去也跑得舒服自在,就引起了對丫拖的興趣。


雖然如此,但Richard反而是先嘗試在台灣流行的另一種 --- 赤足跑,「那時我已經是可以做到赤足跑,但在大熱天於運動場練習,跑道上那膠墊被太陽曬到熱得發燙,雖然我已穿上襪及用皮綁在腳底,熱力仍透上腳板。有一次我勉強跑了5km左右,竟然發現腳底燙傷,還起了水泡……

另一個問題是,跑步時赤足沒問題,但之後上車或在街上走就比較異相。對於經常以跑出行的我,有些不方便。

所以就開始轉用丫拖跑,發現現在用的台灣牌子很舒服,設計好貼腳,也有適當的緩衝避震;更好的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自己本身住新界北區,現在就算約了朋友在九龍聚會,甚至遠至西貢區,也習慣性穿丫拖跑出去,非常方便。」就是如此,Richard腳上天天穿的丫拖就陪他走上長長短短的旅途,還成立FB群組 “香港丫拖幫”跟一眾丫拖同好分享丫拖跑的樂趣。


延伸閱讀

患哮喘的長跑女神


390公里的旅程 - 女旅女跑環沖繩

蒙古三日超馬 遼闊草原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