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叔周報】帶入棺材的回憶

蝦叔
發表於2017/02/22
5,030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幾位朋友到熊本跑馬拉松,不只帶裝備,還帶上曲奇餅,還帶上愛。

香港雖有美食天堂之譽,但卻沒有甚麼定於一尊的「必買手信」。他們聽說有日本朋友十分喜歡奇華的「熊貓曲奇」,便決定聯絡餅家贊助,結果如願以償。零零碎碎的事情,幾個人,以工餘時間處理了幾個月。出發前夕,朋友不禁在臉書嘆道:「這是一次可以帶入棺材的回憶。」

帶入棺材的回憶,說得好啊。人生幾十年,怎樣才算有意義?在我看來,就是你有幾多可以「帶入棺材的回憶」。

從前有個富翁得知自己罹患末期癌症之後,發現再多的錢都帶不走,倒不如趁離開世界之前完成心願更實際。於是,他在醫院與另一同樣患了末期癌的「真.院友」一起開列「遺願清單」,由飛車到跳降傘,一項接一項打勾。

這故事,是電影《玩轉身前事》(The Bucket List)的情節。當年看完此戲後,我感動加感慨非常,頓感人生有限,立馬就寫下了自己的bucket list。「完成一個馬拉松」,是其中一項。

倏忽來到今天,馬拉松這一項,已超額完成了十幾倍。現在想,跑馬拉松的人其實是幸運兒,因為虛榮一點說,他們的「成就」相對容易量化,而且可以參與絕大部分的大賽,與世界最強的高手同場競技。相比之下,踢足球的不會有可能踢世界盃,喜歡游泳的也十居其九無法出戰奧運。

「我是sub 3跑手」、「我完成了50個馬拉松」......你問跑者有甚麼可以「帶入棺材的回憶」?他們多的是。比起那些數十年營役,到頭來想不起自己有甚麼值得驕傲的人,這不啻是一種幸福。

正如村上春樹,如果要跟寫作成就比較,他的跑步成績實在算不上甚麼。但他還是說,如果可以親撰墓誌銘,他會標明自己是「作家也是跑者」。可能在他心中,完成百公里超馬的喜悅,實在不下於寫出了《挪威的森林》。

同樣寫字,任蝦叔再努力也不可能成為村上春樹。然而,我卻可以像他一樣,完成一個又一個的馬拉松,當個勤勤懇懇的跑者,至少做到這位一代文豪也認為值得自豪,值得帶入棺材的一件事情。

至於哪些回憶才算「值得帶入棺材」?評審只有一個,就是閣下。別要害怕人家覺得你「目標短淺」,你要知道,從前追巴士也氣喘如牛的你,今天竟然完成了人生首個十公里賽,這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一小時,兩小時,無論成績如何,你都記住要為自己用力鼓掌。


攝於2015東馬,很爛的成績,卻為我帶來很好的回憶。這次,也感召了蝦嫂踏上跑馬之路。
(圖片來源:蝦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