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叔周報】向「阻頭阻勢」者致敬

蝦叔
發表於2017/02/06
8,703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聽過一位本地飲食巨頭回憶昔日在旗下酒樓試行電腦化,開頭幾天,一片混亂,經歷頗為慘痛。

「老細,亂成咁,不如用返人手落單好過啦。」伙計勸道。

換了很多人,見到場面一片狼藉,可能就會放下堅持。但這位老闆淡然道:「唔得,話左推行就要推行。收起部分檯,做少啲生意,都要搞掂佢。」

到了今天,我們無論去哪家茶樓飲茶,由等位、落單、找數,已經沒有哪項可以與電腦無涉了。回想起來,這位老闆當日力排眾議,實在高瞻遠矚。但當天,我相信一眾伙計一定怨聲載道。

改革痛苦,轉變麻煩,永遠在所難免。由千百年前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到幾十年前Kathrine Switzer力爭女性參加馬拉松的權利,總會有人覺得他們「阻頭阻勢」。

正如鐵娘子戴卓爾夫人說過:「大手術過後,你定會覺得比進手術室前情況更糟。然而,你斷不會因此拒絕動手術。」(After almost any major operation, you feel worse before you convalesce. But you do not refuse the operation.)文明是如何得來?就是全賴無數肯站出來「阻頭阻勢」的人,力排眾議,帶領大家跳出comfort zone而得來的。


紐馬前總監Allan Steinfeld(圖片來源:RW)

紐約馬拉松前賽事總監Allan Steinfeld早前離世,國際馬拉松界為之黯然,皆因此君畢生致力將尖端科技帶入馬拉松比賽。現時我們有晶片計時,甚至實時追蹤等,全都要多謝他。然而,我相信Allan Steinfeld當年聽到的反對、質疑,甚至嘲諷聲音肯定不會少。明明傳統計時好端端的,硬要弄甚麼電腦計時,這就是典型的「阻頭阻勢」。

遺憾的是,有時候不知是不是因為近年社會矛盾太深,有人提出一點「異見」就被視為不和諧、搞破壞。

我也不乏經驗:幾年前拿到某屆香港渣馬參賽者手冊,我一邊翻著,一邊與某位仁兄吹水,隨口提到手冊有某些錯漏不足,即惹來他的不以為然,覺得我小題大做,「少少野啫,咁挑剔做乜」。我也當然識趣,就此打住。

懂得體諒是好,例如我也認為短時間內,香港無可能學到像日本那種深入骨髓的跑步文化,不可能強求與人家的打氣熱情等量齊觀。但如果有些事情,明明你有能力做得更好,為甚麼不呢?更不解的是,為甚麼有人將這些指出來,也是錯呢?

由供水、補給,到2010年開始有完賽獎牌等等,去年有獎牌刻名服務等。香港渣打有沒有進步?那肯定有,而且值得認同。這一切,正正就是主辦單位接受「異見」的改進。可見「阻頭阻勢」者的「異見」,其實何其珍貴。

然而,當我們近幾年看到就連大陸有些賽事,舉辦了不過三兩屆,他們的細節也做得比香港好時,香港跑手難免會覺得,已經20屆的渣馬,進步步伐未免慢了一點。


疑似尺碼不足的2017香港渣馬紀念tee(圖片來源:新Monday)

今年參賽Tee疑似尺碼不足,這情況在對上幾屆都不曾見過。未見進步,先見退步。惹來參賽者批評,實屬情理之中。

要比賽一年比一年好,就應該有聞過則喜的雅量,並著意改善。強求所謂和諧,甚麼也「體諒」,即等於變相護短。這一時半刻的愛,實則是年深月久的害。情況一如教子,愛之深,才會責之切。

尚有人肯諍諍進言,其實主辦單位應當感激。可知道,天涯何處無馬跑,已經愈來愈多本地跑手用腳投票。提起香港渣馬,他們的回應學足了魯迅:「啊呀!渣馬?啊唷!哈哈!嗬嗬!嗬,嗬嗬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