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測試】黑白魂 – Asics SKYSENSOR GLIDE 4 翔走

Keith Chan
發表於2016/09/09
30,419次點閱
1人收藏
加入收藏

(圖片來源:KEEEITH)

 

跑鞋資料

重量: 220g / 7.76oz (Size: EUR 43.5 / 27.5cm / US 9.5 )

腳跟厚度:30.0 mm

腳掌厚度:18.0 mm

鞋底落差:12.0 mm

 

筆者為了準備自己首場全馬賽事 臺北馬,所以都要開始找尋一雙適合全馬鞋,恰巧近期新推出的Asics翔走有黑白配色。身為黑白色愛好者,結果都忍不住立刻買了雙用作比賽鞋,無論跑步或逛街,相信都會很輕易成為自己的愛靴。

 

如果說Asics的「虎走」是短程賽車,相信「翔走」是長程高速列車

筆者自己都買了「虎走」3代和4代,但這次開箱的「翔走」4代,相信是流著另一種血統的輕量級比賽鞋,前掌不像「虎走」沒有了革命性的抓地大底及石墨PU顆粒外,亦沒有穩定中;但是「翔走」鞋底卻設計了較厚的中足觸地區,使用安定度高的Flat Sole平面鞋底,令到保護性提升亦不損速度感。


「翔走」4代(上面)的鞋底抓地力的確比較低

(圖片來源:KEEEITH)



「虎走」4代(白色)、「翔走」4代(黑色)都是使用相同鞋墊

(圖片來源:KEEEITH)

 

讀者可能會覺得犧牲了高強度抓地力,「翔走」為何還受到眾多跑友歡迎?

「翔走」雖然沒有像「虎走」一樣主張高速為主;但在穩定性、吸震方面卻做得更全面。在大底方面,4代使用Flat Sole平面鞋底,有利提升止滑性及耐磨度。中底上層全掌使用了較軟的SpEVA,下層採用了Solyte材質,不但吸震力上升,而且可以令跑鞋依舊輕量(220g)。


可見「翔走」4代主打輕、長距離、穩定性高三大優點。



Flat Sole平面大底

(圖片來源:KEEEITH)



中底上層全掌使用了較軟的SpEVA,下層採用了Solyte材質

(圖片來源:KEEEITH)


 (圖片來源:KEEEITH)


外觀

黑白色外觀真的很吸睛,雖然依然使用傳統網布為主要物料,但日本設計上,往往都會在同一種物料中不斷提升工藝,可見提升了技巧卻沒有忽略傳統。



(圖片來源:KEEEITH)


有時候跑鞋的確難以跟普通潮鞋一樣配搭日常裝束,但筆者首次會覺得這雙鞋如果要配搭日常衣服逛街,不是一件難事!而且鞋後面的logo是使用反光設計,在夜跑的時候亦能像「螢火蟲一樣,咁先明咁出眾」。


(圖片來源:KEEEITH)

 

5KM跑後感

 (圖片來源:KEEEITH)


穩定性

彈性回饋的確意外地好,筆者刻意跑上橋測試上落斜, 發覺就算上斜時,鞋底都會有良好的回彈感覺;下坡時,因為通常利用前掌減速,壓力便會集中在膝蓋上,而「翔走」能穩定將力量施到中掌,有時下坡急停也不會太辛苦。

 

吸震能力

平常自己所穿的鞋底較薄的10公里、半馬鞋「虎走」,吸震能力比較弱,震蕩力會回到脛骨上,不舒適感油然而生;但全馬鞋「翔走」的確給予一種較強的吸震回饋,所以如果平均要以4分半至5分速完成全馬的話,相信賽後不適感不會太明顯。

 

舒適程度

在輕量級全馬鞋來說,「翔走」4代的確在筆者來說是不錯的感覺。因為吸震力較高的路跑鞋,可以選擇Asics GEL系列;但自己不太愛重量高跑鞋,這樣會很容易削弱體力令到完賽成績變差。


這雙以透氣網布、合成纖維及人工皮革組成的全馬鞋卻令到筆者覺得透氣之餘,鞋墊亦不會因為太厚而產生焗促感。


鞋帶有彈性、較粗且軟身,有利跑者雙腳更緊貼鞋楦,在練跑、比賽時跑鞋不易走位,減少出現經常摩擦令足弓生水泡的弊處。



透氣網布

(圖片來源:KEEEITH)



鞋帶

(圖片來源:KEEEITH)


缺點

如果需要雞蛋裡挑骨頭,抓地力會比半馬鞋較弱,路感的確會較差,有時可能需要利用前掌加以施力才能提升,而且鞋帶略短,有些特別的鞋帶綁法可能就難以實現。


前掌吸震:8

後掌吸震:9

穩定性:8

舒適度:9

抓地能力:6


重量:8




以上開箱文只純屬筆者個人立場及感受,如有任何錯漏請多多包涵。


延伸閱

將速度重新定義 – Asics TARTHERZEAL 4



繼承超跑血統 - Asics TartherZeal 3虎走跑鞋

【開箱】Wave Emperor 「皇者的速度」